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日记之——秦岭72峪之太乙峪南五台

(2017-12-15 12:30:57)
标签:

旅游

http://s13/mw690/006PhEopzy7gzoElydS7c&690

关于五台的名字很多,山西的五台山,秦岭子午峪的小五台,西安城内的西五台,以及本文要写到的秦岭72峪的南五台。

http://s15/mw690/006PhEopzy7gzoEOSdwce&690

这里还是说说我们秦岭72峪的南五台吧。

确切的说南五台应该是在秦岭72峪的石砭峪和太乙峪之间。位于西安南约30公里,最高海拔约为1688米,为终南山支脉。
http://s2/mw690/006PhEopzy7gzoFgWD731&690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现为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据说之所以叫五台,是因为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大台)五个小台,也是五个小山峰,再一个因位于西安北部耀县的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所以称为南五台。
http://s5/mw690/006PhEopzy7gzoFLHtWc4&690

五座山峰如笔架般排列,直立挺拔,气势恢弘。据《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原山上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网络摘抄)

http://s14/mw690/006PhEopzy7gzoGafJb3d&690

在西安蜗居30多年,还是一个夏日偶去南五台,为什么又偶去?因为那是一个夏日的周末,和老妻到南五台山下的关中民俗博物馆,景区年票半价,老妻是个细发的人,再者久住农村,对关中的民俗文化也见过不少,所以我们选择了登南五台。

http://s4/mw690/006PhEopzy7gzoGIEa713&690

当然也是年票了。进得南五台大门,只见一块巨型石块上刻有“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南五台风景区”十来个大字,本来我们想步行攀登五台山的,但听山上下来的人说,有蛇,老妻害怕,于是我们就坐景区的中巴到半山腰的景区停车场(也就是二天门),据说要少走10余里路。

http://s3/mw690/006PhEopzy7gzoH8yLU52&690
车在二天门停车场停下,我和老妻就随着二十几个人的人流开始登山,从二天门走过一段石阶路,走的不是很远,就是传说中的火龙洞。http://s15/mw690/006PhEopzy7gAUyGF8a6e&690

http://s16/mw690/006PhEopzy7gzoHzP9t6f&690

据说火龙洞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这里过去有一条火龙,整天伤害人畜。后来观音菩萨知道了,降服了火龙,把它关进洞中,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火龙洞。http://s15/mw690/006PhEopzy7gAUFjEN87e&690

http://s3/mw690/006PhEopzy7gzoIriWm12&690

从火龙洞经过一段砂石路,就是西林山庄,路上有一个神奇的松树很引人注目,细看松树上有一个牌子,写有“女神松”,我们在这里注目仰望,继而转向台阶路。http://s9/mw690/006PhEopzy7gAUOnO1a78&690

http://s12/mw690/006PhEopzy7gzoIYlmP7b&690

夏日里的南五台,树木葱郁,峰峦叠嶂,虽然台阶路走的很费力,但是在一路林深叶茂的秀丽风景下,我和老妻手牵着手向上攀登,也很惬意。沿着石阶小径,迎着夏日的风,我们就来到兜率台,在这里小憩,喝口水,看看风景,再向上攀登,经过九曲八弯,就到了南五台最高峰——大顶,也叫大台,观音台。http://s12/mw690/006PhEopzy7gAV0Nmqv1b&690

http://s10/mw690/006PhEopzy7gzoJsLUJ29&690
观音台是南五台最高峰,海拔1688米。站在观音台之上,俯瞰山间,只见文殊、清凉、灵应、舍身四个山峰依次相通,似乎近在咫尺,又有隔峰相望,真是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http://s12/mw690/006PhEopzy7gzoK0e950b&690

http://s9/mw690/006PhEopzy7gzoKBLKw78&690
峻峭的山形,险峰秀岩,寺庙就建筑在山崖上,高耸险俊,站在这里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难怪唐代诗人孟郊有诗赞曰:“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http://s6/mw690/006PhEopzy7gzoLeyBDe5&690

http://s14/mw690/006PhEopzy7gzoLMQvXbd&690

沿台四顾,群山万仞,蓝天白云,风光旖旎,令我和老妻心旷神怡。

http://s8/mw690/006PhEopzy7gzoMqqTdb7&690
http://s5/mw690/006PhEopzy7gzoNh5qYe4&690
再看八百里秦川,俯瞰渭水,可谓渭水浩浩荡荡,终南春秋阅尽。承接秦川霞蔚,聆听雁塔晨钟,八百里关中之胜景,尽揽怀中。是不是很豪迈?
http://s15/mw690/006PhEopzy7gzoSP9IW8e&690
http://s11/mw690/006PhEopzy7gAVmxfPcda&690

远眺,灵应台、文殊台、清凉台、寺庙林立,庙宇金黄。对面好像是灵应台,可以说基本上和观音台平齐,据说两台相差不足20米。近观,圆光寺内树木葱茏,各种许愿的红带扎满院内松树上,美好的愿景,美好的人生,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梦。http://s3/mw690/006PhEopzy7gAXhR4TE92&690


http://s8/mw690/006PhEopzy7gAVxXgurb7&690


http://s16/mw690/006PhEopzy7gzoUMwUfdf&690
匆匆离开观音台,经过几株高大神奇的松树,一路绿树丛荫,一个小石亭就在眼前显现,从这里歇息一会,开始向文殊台攀登,记得山西五台山好像就是文殊菩萨。
http://s11/mw690/006PhEopzy7gzoYGYdA6a&690
http://s7/mw690/006PhEopzy7gzp1F1PMf6&690

看来咱们陕西的南五台和山西的五台山还有渊源。文殊台寺庙建筑也是雄伟,高大的山门进去,绿色的琉璃瓦下文殊院三字映入视野。寺庙建在悬崖边上,看上去既险峻又壮观,看关中原野,宽阔粗狂而又缥缈。http://s1/mw690/006PhEopzy7gAVYHVrGe0&690


http://s10/mw690/006PhEopzy7gzoZqiDv99&690
从文殊台而下,沿山路向左继续前行,经过清凉台再向灵应台进发。不一会经过一段原始山石铺就的阶梯路,看似很险,因为石阶不是用水泥镶嵌而铺的,就是用土和水和成泥状铺就的,有的走上还有晃动,且台阶很陡、很窄。
http://s10/mw690/006PhEopzy7gzp09j1D09&690

http://s8/mw690/006PhEopzy7gzp0MLJ5c7&690

http://s13/mw690/006PhEopzy7gzp2oqOUbc&690

我们小心翼翼的向上攀登,不时地还要给下山的人让路,就这样胆颤心惊的来到灵应台。

http://s11/mw690/006PhEopzy7gzp46REm4a&690

http://s9/mw690/006PhEopzy7gzp4A93Wd8&690
灵应台有网友说是南五台最高峰,但也有资料记载观音台为最高峰,这里我还倾向于观音台,这都不重要。灵应台最让我惊悸和欣喜的是它那三个如金顶般的庙宇,从上往下看,最上的金色屋顶对应着对面的庙宇,金顶旁还有两个金顶依次排列在两边,给人的感觉遥相呼应,金碧辉煌。http://s12/mw690/006PhEopzy7gAWw3Zft5b&690

http://s7/mw690/006PhEopzy7gAWzldBk86&690


http://s10/mw690/006PhEopzy7gzp5s8mRb9&690

站在这里,心灵都有一种洗礼,有一种震撼,远山如黛,虚无中有一缕烟云,北方是关中平原,是八水绕长安的古城,对面的舍身台荒芜的庙宇绝壁悬崖,一种久远的思绪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http://s12/mw690/006PhEopzy7gzp6fP6zeb&690

http://s4/mw690/006PhEopzy7gzp6OCyf53&690
带着对灵应台的感应和舍身台的传说,沐浴着南五台的仙风,感受独松阁的松涛,倾听胜宝泉流过流水石的汩汩流水声,仰望龟寿朝圣的山石,走过遇仙桥,就来到佛泉文化苑,感受古寺庙的文化和现代的文明,在五佛殿朝佛,紫竹林寻觅曾经的故事,在安仙宫悟道。
http://s13/mw690/006PhEopzy7gzp7xJak3c&690

http://s14/mw690/006PhEopzy7gzp8egHz7d&690

对了,安仙宫最引我注目的是那个红色的底面黄色的大大的一个悟字,使我想法颇多,或许感悟人生,或许感悟工作,或许感悟人与人的相处,或许感悟家庭,或感悟天人合一的和谐,也或许感悟道……

http://s1/mw690/006PhEopzy7gzp8PZIs40&690

http://s8/mw690/006PhEopzy7gzpa3ssD87&690

http://s8/mw690/006PhEopzy7gzpaXjxBd7&690
带着感悟,带着悟道,就来到弥陀寺。据资料记载,弥陀寺建于隋朝开皇八年(588),兴盛于唐朝。在没有修盘山公路之前,这里曾是善男信女或文人墨客登临南五台的必经之地。几株千年古树微微向我们点头,仿佛诉说着证这里的历史沧桑,又仿佛向我们倾诉近代延续的传闻轶事。http://s13/mw690/006PhEopzy7gAWPIENe1c&690

http://s3/mw690/006PhEopzy7gAWT8y2u12&690

http://s4/mw690/006PhEopzy7gzpcotXB83&690

南五台,不仅是仙山、佛山、有故事的山,个人感觉更是倾听心声、感悟心灵、欣赏美景、登山锻炼、释放心情、给人宁静、给人获得的一个好去处。http://s2/mw690/006PhEopzy7gAWZiuBPa1&690


http://s16/mw690/006PhEopzy7gzpdd3pd2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