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集体备课于小琪
(2019-04-02 08:51:26)分类: 教学设计 |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发区第四中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
于小琪 |
时间 |
2018.9. |
||||||||||||||||||||||||
地点 |
203 |
参加人员 |
姜鲁平 于小琪 |
||||||||||||||||||||||||
主题 |
《电功率》 |
||||||||||||||||||||||||||
集体 发言 (讨论记录) |
于小琪:本节课共分成两部分内容:电功率的概念和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是电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电学综合题的核心部分。
姜鲁平:电功率的概念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学好整个电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生活中的常识入手,引发学生思考,为学习本节课做铺垫。
于小琪:要注重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通过将不同的用电器与电能表串联,来比较它们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得出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姜鲁平:采用实验的方法,用调压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通过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情况,帮助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和单位。 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能利用电功率的定义式及推导式进行有关电功率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电功率概念的建立,体会建立概念的方法。 2.通过观察与实验,让学生体会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教学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和小红两家一起去买电,小明家买了2 000个字(kW·h),小红家买了1 000个字(kW·h),问谁家的电先用完? 教师指出: 消耗电能有快慢问题,引出新课——电功率。 引导学生说出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电功率 问:如何比较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呢?消耗电能的多少可用电能表来测量,所用时间的长短可用秒表来测量。 问:电能表上标有“2 000 r/(kW·h)”的字样,铝盘转动1圈消耗电能多少焦?
演示实验1: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记录电能表转动一圈所需要的时间。
问:观察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实验2:将电吹风和电炉分别接入家庭电路 中,记录电能表在20 s内转动的圈数,并将消耗 的电能计算出来。
问:观察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若想比较电灯1和电吹风两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呢? 引出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并简单介绍瓦特的生平。 引导学生看电功率表,使学生对不同用电器的功率有一些了解。 (二)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展示灯泡的铭牌。 引导:铭牌上除了标有电功率值以外,为什么要标上电压值? 问:改变用电器两端电压会怎么样呢? 演示实验:把“220 V 100 W”的白炽灯接入电路中,用调压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灯的发光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指出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含义。 总结得出结论:用电器在高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但工作不正常,使用寿命短;用电器在低于额定电压的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工作也不正常。 得出:灯的明暗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 三、小结 1.电功率:概念、公式、单位及换算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四、作业设计 课本8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 五、板书设计 1.电功率: 概念: 公式: 单位及换算: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
||||||||||||||||||||||||||
小结
|
本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验进行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与评估等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要让学生知道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关系,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学会认识电器上标出的功率值,联系生活使用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