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李玲玲

分类: 教学感悟 |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准备
首先通读课本、教参以及完成伴你学和配套练习册上面的题目,通过查找资料,确定课堂整体思路,随堂练习习题的挑选,制作ppt
磨课
第一次磨课中,出现很多问题。一开始知识复习部分中,重难点与易错点没有给学生指出来,没有达到复习效果。具体的中的系数是
,给学生再一次强调
是一个常数,那么有关于他的一些形式比如和数字组合,乘方运算,
,
等形式都是数,都属于系数。
中系数是
,向学生指明最后要算到具体结果-9.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再一次巩固重难点,更好的掌握知识。新课引入部分中小组讨论将单项式进行分类,给小组预留时间不充分,有的小组没有得出答案。进行分类后,总结归纳同一项的特点,学生表述不到位,没有让再多的同学进行补充表述,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板书上书写概念与让他们在课本上进行勾画分隔开了,既浪费了时间,也让学生出现了学习间断,影响了学习效果。方便学生记忆的口诀:同类项、同类项,除了系数都一样。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总结出概念后让学生进行小练习,判断每一组是否为同类项,并且说明理由。在这一部分中,对学生的判断理由规范不到位,学生知道是不是同类项,但是在表述理由方面有所欠缺,表达不出来,应该让学生多说多练,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要点须知中,同类项要满足两个条件,需要再一次强调这两个条件,判断是否为同类项时,要紧扣这两个条件:一、含有相同的字母;二、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常数项都是同类项。在知识应用这部分中,学生对这种思想,首次出现这种题目,接受慢的同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接受消化。接受快同学,知道思路是怎么样的,但是在表述解题过程,规范答题步骤部分有所欠缺,应该让学生练着说。下面是合并同类项以及合并同类项的具体步骤,由篮球场和彩砖广场拼合引入,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动图显示,形式较新颖,给学生总结步骤:找、移、并。让学生按照三个步骤来,形成答题模式,让学生在以后的做题中,更加流畅顺利。
第二次磨课,在第二次磨课中由于学生的理解不同,在讲述同类项的概念这部分,判断标准更加倾向于同类项、同类项、除了系数都一样,除了系数以外,其余部分都相同,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之后的练习题中,表述理由时不会扣紧两个条件,答题理由不够规范。在接下来的合并同类项中明确规定了做题步骤,找、移、并,在接下来小练习中,学习情况反馈要比第一次好很多。
讲课
经过前两次的磨课,改正了一些问题,经过数学组的集体教研评课与自我感受,发现仍然有不足之处。首先,本节课大致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同类项的概念。二是合并同类项以及怎样合并同类项。在结构安排上是一部分20分钟,在今天上课中,对学生有的出现犹豫的地方没有预料到,导致在第一部分花费时间过多,从而在第二部分,应用方面,增大练习力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然后,有的地方数学语言不够精炼和准确,例如在提问方面:在与
中,问学生
是什么,学生不容易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告诉学生是一个数,是常数项。有的地方需要重点突出,不应该再用白色粉笔进行描画,用彩色笔效果应该会更好。系数为1的时候“1”可以省略,板书演示的时候要再进行强调一遍。在一开始的单项式分组中,题目设置单调,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字母的,这样就更好体现第一个条件,要含有相同的字母。在题目练习中,要突出步骤,在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中,应明确点出“找”、“移”、“并”,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在讲练结合、师生互动这方面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进行的更充分,如在让学生进行判断理由表述的时候,可以留出一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其中有一部分表达不熟练或者不会的同学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学习或者练习一下,更加利于学生学习的彻底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行更加充分备课,对学情掌握透彻,对重难点熟记于心,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的多让学生进行表达,让学生自己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