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见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2017-07-07 09:49:49)

地理统计图表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具有将地理信息数据化、直观化的优势,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考试说明》中也要求学生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统计图表作为地理试题的背景载体,在2009年高考试卷中大量出现,并以其形式多变和信息量丰富而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的突出特色。本文特选择了四种常见的地理统计图来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柱形统计图

也称直方统计图。该统计图用矩形的高低来描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一般把分类项在水平轴(X轴)上标出,而把数据的大小在垂直轴(Y轴)上标出,这样可以强调数据是随分类项(如时间)变化的。柱形统计图可以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柱形统计图的判读思路:①阅读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思考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②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增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正相关,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呈负相关,曲线的斜率越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越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③对地理事物及变化过程和峰值、谷值、谷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④对曲线的不同变化阶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和对策。

二、扇状统计图和饼状统计图

扇状统计图的判读思路:①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看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②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性:③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④揭示所反映的问题产生的根源,评价问题优劣,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饼状统计图只是将扇状统计图的圆变成了可以反映地理事物总量的“饼”,“饼”的厚薄表示这种地理事物总量的大小,判断时可读出地理事物在某时期的总量和通过比例转换计算出各部分的绝对数量,其他判读方法与扇状统计图类似。

三、曲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曲线统计图以曲线方式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它是用圆滑的曲线将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图形。该统计图可以用来详细分析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可用来详细分析多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般分类轴(X轴)用来代表时间的变化,并且间隔相同,而数值轴(Y轴)代表各时刻的数值的大小,如“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

折线统计图是在曲线统计图的基础上,以折线方式显示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它是用直线段将选定的各数据点连接起来而组成的图形。该统计图简化了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突出了各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大势,显得更加直观。如“北半球气温5年平均值的变化图”。

四、正三角形图

平面正三角形是一种坐标图模式,它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条三边的平行线,标明三个坐标代表的变量,要求考生读取一些重要的人文要素(如三类产业构成、就业构成等)数据,并根据数据去分析、比较地理事象间人文特征的异同及产生原因。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命题角度十分巧妙,要求考生注重社会统计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及地理信息的提取,并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因此,考生应予以特别关注。三角坐标图是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它的正确判读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实,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4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4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4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另外,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的数据指标是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此图读出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能读出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二是每个点的构成要素的比例总和为100%,既不能大于100%,也不能小于100%,这在某些需要估算各种要素数据的时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条件。三是三个要素在三角形三个边上的数据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某一要素的数据变化是向右增大,则其它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反之亦然。

总之只要我们了解了各类统计图的功用,掌握了常见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便能触类旁通,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对新图做出正确的判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