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冷时
,人们常说:“今天真冷啊,寒风刺骨,要赶紧添衣了。”这样的表述
直白、朴素,但是略显得单薄。
在诗人眼中,“冷”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富含诗意与美感的诗行。

【1】、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
【释义】:雪后寒冷,冻得诗人两肩收起来,都起了鸡皮疙瘩。雪地所反射的光
太耀眼,照得双眼都花了。
【2】、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释义】:云雾和空气如今也被冷冻凝结在空中,崇山峻岭的背阴处,挂上了
千丈冰凌。
【3】、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释义】:雪后初睛,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辉,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
分积寒。
【4】、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释义】:衣带上结了冰箱,竟然断了,想结上它,手指冻得僵硬,无法将衣
带连结。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凛冽的寒风拉扯着辕门上的红旗,但红旗
好像被冰雪冻僵了,风也吹不动它。
【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释义】:冬夜,隔着窗户都能听见寒风吹动竹子的声音,清晨开门一看,才发
现皑皑白雪已经铺满了对面的群山。
【7】、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释义】:天气寒冷,天空呈现出深青色,北风呼啸,吹打着枯萎的桑树。厚厚
的冰层没有裂痕,短暂的日照也散发着冷冽的光芒。
【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运《岁暮》
【释义】:明月映照古皑皑白雪上,雪归相互激射,给人以寒凜之感,风势迅猛,
风声凄厉,令人心白寒义。
【9】、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唐.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释义】:天寒地冻,纤纤素手连抽针都冷得不行,更不说用那冰冷的剪刀来裁
衣服了。
【10】、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薄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释义】:阳光微微倾斜照耀在有些稀疏的竹林上,一场大雪过后,山中四处都
是未融化的积雪。

【11】、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释义】:山村的溪流由于水深,雪落下去就融化了;远处的山峦好像被冻住了,
山上的流云也凝结不动。
【12】、狂风昨夜吼叫棱棱,寒压重衾若覆冰。
明.陶宗义《十一月朔大雪节早见雪》
【释义】:昨天晚上,狂风肆意地怒吼,睡觉时盖着两层被子,还是感觉好像
被冰雪覆盖。
【13】、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迷濛天。
唐.李贺《北中寒》
【释义】:草上结成的冰花,好像铜钱那么大,浓厚的雾气将天空遮蔽得结结
实实,似乎连刀也插不进去。
【14】、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
宋.洪适《西江月.席上酒杯难减》
【释义】:大雪过后,房檐流下的水滴全部结成了冰柱,前面的村庄在白雪的
覆盖下,好像梅花盛开一般。
【15】、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岑参《走马穿行奉送封大夫出师》
【释义】: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中军幕
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
【16】、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唐.陈羽《从军行》
【释义】:海畔坚硬的冻泥都被吹得纷纷裂开,枯黄瓜桐树叶在寒风中纷纷飘落,
树枝承受不住寒风的肆虐而折断。
【17】、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释义】:江面的水已经结冰不再流动,水面下的鱼儿藏在梅花的倒影中,好像
在嚼着梅花玩儿。
【18】、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燕治归京》
【释义】:将军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感觉冷得难耐。都护的宝刀也几
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
【19】、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唐.元稹《南秦雪》
【释义】:冰雪把千峰石柱装扮成了千株玉笋,又把万株松萝般的树木装扮成银
白色的花朵。
【20】、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唐.岑参《冬夕》
【释义】:河海被封冻,像龙蛇一样冻得不得伸展,连四季常青的松柏都褪去了
绿色,显得消瘦了许多。
文图摘抄 一诗一世界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