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清净,万般皆自在。想来,他是一个内心极安静的人,酷暑炎天,也奈
何不了他。
他,就是张抡,宋朝人,名字有点拗口。他的名声也不是很大吧?但他的咏夏
词,隔着千年的光阴,读来仍是那么脍炙人口。
先来欣赏他的第一首《阮郎归.咏夏》,行云流水一般,流畅之极。词句通俗,
词义简单,而又意蕴深刻。读起来朗朗上口,适合谱成歌曲,边弹边唱。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
浮云身世两悠悠,何劳身外求。
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
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通篇无感伤,也无多余情绪,只有令人羡慕的好心态。能写岀这样的好词,此
人不简单。他把悲欢都收拾了起来,往内而求,人生删繁就简,活出陶然而自由的
状态。
“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在纷纷扰扰的红尘,想要摆脱俗情,不受俗
事羁绊,谈何容易。
不说爱恨情仇,得失成败,只说琐碎家事,鸡毛蒜皮,就足以使人心烦意乱。
日常生活,往往是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哪里有风花雪月?何处觅得清静。
酷暑时节,热浪滚滚。古人自有避暑秘诀,“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
自凉”。
境有心造,心静自然凉了。
我们来赏读张抡的第二首《阮郎归.咏夏》。文辞清丽,一派悠然。
谁言无处避炎光。山中有草堂。
安然一枕即心乡。竹风穿户凉。
名不恋,利都忘。心闲且日长。
不须辛苦觅琼浆,华池神水香。
倏忽温风至,盛夏的炎热,铺天盖地,无处躲避?山中一草堂,就是神仙居。
心中无一事,清凉自来。迎着竹风习习,安安稳稳睡上一个午觉,恍觉进入美妙
心境。
如此安然,恬静。关键在于“名不恋,利都忘”。无营营扰扰之困惑、没有
尔虞我诈之烦恼。
岁月本长,一旦忙碌,就显得光阴短促。风月本闲,一且扰扰攘攘,就会无
端烦恼。心闲日自长,不必觅美酒,茶水亦香甜。

欣赏张抡第三首《阮郎归.咏夏》
豪家大厦敞千楹。风摇玉柄轻。
金盆弄水复敲冰。热从何处生。
低草舍,小茅亭。如何安此身。
元来一念静无尘。萧然心自清。
富贵人家,居高楼,闲度日,轻摇扇,享冰块。生活富裕,条件充足,哪里
还会热。
寒门薄户,小茅屋,低草舍,物资缺乏。如何消夏?原来也不方法的,只需
把内心妥妥安顿好,情绪少了,心也静了,自然就凉快了。
文图摘抄 绿窗花影 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