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随着元朝的建立日渐完善,为了笼络人心,开始选用南宋文人入朝为官,只要选择合作,他便可以重
新成为那个荣誉集一身的风流才子。
山有雄秀,水有灵秀,人也该有风骨。
他不但断绝了与朝廷的关系,也断绝了与其他文人的交往,彻底成为了一个“隐士”。
即使逃亡磨灭了他年少时那股意气风发的劲头,但他心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胆魄骨气,足以让南
宋时期大多数文人墨客黯然失色。
蒋捷一生爱竹,他在词作《少年游》里写道:“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竹子是他的最爱,可这一生居无定所,孤苦飘零,所以没办法种竹。
如果他知晓后人称其为“竹山先生”,应该倍感欣慰的吧。
放眼整个宋朝,文人墨客之间总是有些相似处的。
苏轼晚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贬官的路途中;他这一生有三位最爱他的妻子,却全部先离他而去。
人生的道路艰险又漫长,总会被沿途的荆棘拉扯住前行的脚步。
漫漫人生,风雨交加的时期太多太多。如同潮涨潮汐,花开花落,起起伏伏也是人间常事。
但这段风雨人生路,苏轼毫不畏惧的踏过去了,再回首时,也无风雨也无晴。

蒋捷也是如此,他经历了国破家亡,尝遍颠沛流离之苦。
所有的思绪都埋藏在滴答滴答的雨声中。
内心看似波澜不惊,可经历诸多坎坷的他,终究还是在雨声中回首着自己艰苦又漫长的一生。
此番雨中情,初次读时或许没多大感觉,可到了此时的年纪,竟也有些感同深受。
看尽世间百态,尝尽人间冷暖,才真正的明白: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含义。
晚年听雨,听的是一种岁月。
岁月无常,一程风雨一程锤炼,一程欢乐一程险阻。
既然无法抵挡生活突如其来的困难,不如从容以对;
既然没有选择,不如面对,既然无法释怀,不如放下;
如果我们无法阻挡雨雪风霜的侵袭,那就用豁然开朗的心情面对。
所有的痛苦,悲伤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远去,心若解脱,万物皆美好。

5、蒋捷受过上天的宠爱;也在流离失所的途中漂荡过,挣扎过。
他在雨声中猛然醒悟:生活从来就不会得心应手,磨难既来,便缓步前行。
生活从来不会亏待心有阳光的人。
他终于在晚年时寻得一片清幽之地,过上了“隐士”的生活,不为凡尘所扰,不为内心所伤。
只是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人言仅二三。
追求豁达的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进的旅程,沿途风景和阅历都是生活的感悟。
接受已发生的一切,同时也对未来抱有期望。
我们走过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也经历过人生的历练,到最后终于明白:人生最好的风景,竟是内心的
淡定与从容。
往后的日子里,愿你历尽千帆,不染岁月风尘;愿你始终有前行的动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文图摘抄
夜听古诗词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