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明,眼清明,人就清明。
“清明”二字极美,极有蕴味。清明为何叫清明?
《南怀子
. 天文训》云:“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些话,是物候,也是禅语--气清景明,人也本于气,气也贵清,这颗心也要洁齐明净。
人也要看向世间,这看也贵在明,也要见得到生长本源,皆显的道理。心清明,眼清明,
我们的人和所走的路,才能一派气清景明。
【1】、心清明,心中吹得起清明风
何为“清明风'?
春秋时《国语载》,一年有八风,以八卦的八个方位定名,"清明风"属巽卦,为东南风,意为
"阳气上升,万物齐巽"。所以清明风又称"巽风",东汉高诱解释说,"巽气所生"。
心清明的秘密,全部藏在这里面。东南风自东南吹来,东是日升之地,南为日照之所,所以
温暖清新。此时阳气上升,宛转于这一时节的太阳和阳气,也都是温暖清新的。
所以才有万物齐巽,万物一起在这样的天时气候中生发长成,充满了勃勃生机和不尽的生命力。
人心也要有这样的清新和温暖,才能清明起来,催动起无尽的生机和活力,与这个世界一同生发长
成。清新,是不 ; 温暖,是不冷。
心浑浊皆因欲望多,心冷漠皆因私心重。欲少一分,心就清新一分
; 私心少一分,冷漠就少一分 ;
这清新和温暖,说得更直白些,不过就是干净和善意。
生命与境遇的生机和活力皆来自此处,人生的整个气场也会因此改变。顺之,活路
; 逆之,
死路。清明风是天候,其意蕴自天道。
说起容易,做起难。"巽气所生",告诉我们的就是方法。八卦之中,巽主风,意通"逊",
便是谦逊顺从之意。谦逊顺从,则正是修养自己身心的最好法门。
谦,是对人 ;
顺,是对境。谦是为了虚,所谓谦虚,只有虚才能容,只有容才能大,
只有大才能成。
作为动词的顺是为了成为名词的顺,以顺从得顺利,如同河流,遇坦途则直流,遇阻
碍则绕行,于是能够浩荡之中无往而不利,只因为那份坦荡顺势的自行。
善意正是来谦,真正谦逊的人必对人抱有善意
; 干净正是来自顺,唯有心中坦荡没有
私意才能坦然而顺之。能谦能顺,就得了那份温暖清新的生发之意。
所以易经六十四卦,唯谦卦六爻全吉,不受制于物极必反之律,不牵涉任何的凶。所以
庄子一再说言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人心上的霾,需要吹起清明风,吹散,吹走。

【2】、眼清明,眼中下得起清明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总是多雨,万事的洁齐昨净,来自天时的清新,
也来自清明雨的清洗。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前后一场雨,胜似秀丽中了举”,农时最爱清明雨,那是
一种秉之于天的滋养。庄稼因这滋养,得以在大地上生根,茁壮、最终收成。
人,也需要这样的滋养,也需要这般把根扎深、扎实,好让自己成长和长成。
什么是我们扎根的土地?是国家和社会,也是家族和家庭。什么是我们的根?
父母,长辈,祖先。
清明是一个太有文化内涵的节气和节日,这内涵里最厚最重的,便是“慎终追远"
"追思先人"。
这天是中国人祭奠祖先,认祖归宗的日子,人们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
送上思念与敬意。
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面对他们的墓与碑,是我们生活
在这片
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 
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一种信仰,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是一种不忘本的生命态度。
冯友兰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
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
谁都清楚,祭奠的酒馔"一滴何曾到九泉",但我们却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我们的情意
与祭奠。我们缅怀先人,祭祀祖先,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是我们继续
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丹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忘了谁,也不能忘了先辈,忘了祖宗。需要承认,比起古人,我们对家族和先人的感情,
已经淡漠了很多。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享受,也让我们眼上蒙了更多的尘。隔着这厚厚的尘望去,
先人模糊了太多,真实的情感陌生了太多。
就在这种模糊和陌生里,我们的心也变得焦虑,坚硬,我们看自己也变得模糊和陌生。

清明!是扭转这些的一个契机。人眼中的尘,需要下起清明雨,洗净。
人的那些轻薄,需要清明雨的滋润和滋养。只有重新贴近大地,我们才能重活得踏实,
重新拥有那份心明眼亮。
路上行人欲断魂,所以需要一个牧童,为我们遥指杏花村。
心能吹起清明风,心便清明。眼能下起清明雨,眼更清明。心清明,眼清明,人就清明,
活得就清明。
清明,气清景明。气清是天,景明是地,人能契悟于此,接合于这天地气像,便逼近了
天人合一。最高的真谛,不过如此!
人生最好的境界,叫清明。
文图来自 励志语录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