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丘浯阳李氏,大唐德王后裔【原创】齐鲁青

(2018-02-15 02:51:47)
标签:

转载

《古广川非今广川》
吾家谱中,皆言来自枣强,独玉光公《茔墓志》一文有异:“始祖公于元末由广川迁渠卜居景芝里于哥庄。”后来又发现一篇文章《清太学生沉肃李先生传》(作者张柏恒)也有记载:“先生姓李,讳礼重,邑太学生。居城南十里村,墅七里河,其别业也。先籍广川,元末迁安丘。”然后又发现辉光公等撰写的《清太学生显考沉肃府君行述》亦有记载:“府君姓李,讳礼重,字沉肃,太学生,世为广川旧族。”看罢赶紧查阅,得知结果:“广川,景县辖镇,位于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遂心生疑惑,始祖公到底来自枣强,还是来自景县广川?
直至一日,阅读《河北枣强首届移民文化研讨会资料(二)》,看到徐州市翟山新村董孝忠先生的《(广川)王寿村(王善友村)董氏族裔迁徙史考》,它引起了我的注意,让我豁然开朗。其中写道:“他(王寿村)的地理位置,恰于古代广川地理位置一样,横跨唐林乡吉利乡与王常乡三个乡镇的中心。”而以上三乡皆属枣强县!并且又有枣强黄庆有先生《广川始末》解说:“汉广川故城东南十五里,有羌垒城,遗址在今枣强县倘村西南黄河故道处,隋开皇二年枣强县治所由广川王城迁至该城 。”由此可见,始祖绝对来自枣强!
古广川非今广川也!
《倘村与师友庄(大师友)》
根据枣强移民文化园提供的《李氏详表》以及枣强网友zaoqiang快乐李提供的资料,明朝李氏定居较早的村庄只有以下几个:边村、大师友、后十七户、倘村和宋庄。而唐林乡倘村为古广川辖区的李姓村庄!始祖所出是否此地?
据《大师友李氏族谱》记载,李鸿于1380年告老定居枣强边村,至五世宗晨 分居大师友,和后十七立村第一人宗尧 还有倘村宗立村第一人晏是亲哥仨 。
以此看来,倘村就被否定了(我们始祖1353年迁出的)!那到底是哪里呢?我们再看师友庄(大师友),此村仅仅和倘村相距五里,距离很近,是否也是古广川地盘呢?
《临淄单家庄李氏族谱》:“吾单家庄李氏,源出大唐圣穆景文孝皇帝唐昭宗七子德王李裕之后。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无道弑君。吾太始祖裕公恐为朱温所害,匿皇子之身逃难于直隶衡水,隐于民间,娶妻生子。繁衍七代,可谓盛矣。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裕公七世孙峯之、岿之、崴之迁直隶枣强县城南,勒刻石牛立村:师友庄。”
师友庄,宋朝立村,时间上可以肯定,并且是李氏立村,姓氏对应!
《临淄单家庄李氏与安丘浯阳李氏》
大唐德王李裕后裔世系表
裕生三子:一讳爻海,二讳爻江,三讳爻河。
江生二子:一讳文,二讳武。
武生岳,
岳生佩。
佩生六子:钹、镧、镇、钲、锵、钂。
锵生四子:友杉、友枫、友栁、友楠。
楠生三子:峯之、岿之、崴之
岿生二子:焜、熠。
熠生塬,
塬生帅。
帅生三子:璟瑞、璟智、璟曦。
瑞生五子:齐、秦、魏、韩、楚。
魏生三子:士贤、士礼、士亮。
礼生七子:三鹤、三鸢、三莺、三鸶、三鸽、三鸾、三鴎。
鸶生四子:伯尧、仲舜、叔禹、季赢。
尧生四子:长讳最,字復吉,次讳丁,字復立,三讳燕,字復呈,四讳敏,字復祥。元代山东战乱频繁,人口剧减,土地荒芜。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吾开基始祖复立公兄弟奉旨军迁,长讳复吉迁安丘夏坡;次讳复立(丁)胥宇于临淄城西南单家庄;三讳复呈迁诸城又复迁青州城北;四讳复祥迁居潍县。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安丘县乡土志》载:甘泉李氏(即安丘浯阳李氏),系出陇西,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始祖母子由枣强县迁居安丘景芝镇东于戈庄。
明洪武 4年(1371年),彝德公李秉入军籍,被尊为一世祖,即始祖。秉亦写作丙,见《李际隆墓志铭》(作者:明,李际明)。
http://s8/bmiddle/006893EUzy7hzih2CCre7&690

         乍看两家毫无关系!再仔细一看,两家都姓李;都出自枣强;都是军籍;再看始祖人名,李丁(临淄单家庄始祖)、李秉(丙)(安丘浯阳李氏始祖)。你发现了吗?丙丁,是不是还有甲乙?甲乙丙丁嘛!伯堯、仲舜、叔禹、季贏是一奶同胞哥四个。伯堯生长子最(意为“最好”,字復吉)之后,此时如果仲舜生子取名甲(意为“第一”),叔禹生子取名乙(开始排序了),季贏生子取名丙(亦排次序),那么这时伯堯再生次子就是丁(字復立)了!在中国的一个家族叔伯兄弟要排行的。他俩是不是排行叔伯兄弟呢?
       那就要参看老谱了!从唐末到明朝的老谱!
《老谱考证》
(家谱图片)暂缺
         由此可见,安丘浯阳李氏的迁移源流是这样的:元朝末年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安丘浯阳李氏一世祖(即始祖也!)李秉(丙)公字彝徳,居燕南河北道 肃政廉访司真定路(天历三年,即公元1330年,真定路改属中书省。)冀州枣强县(广川)师友庄(现在的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均乡大师友村),系唐昭宗李晔之长子德王李裕后裔,其父李季赢已殁,独侍其母赵氏。当时红巾军与元军连年交战,加之水患频发,导致战场狼藉民不聊生,在那里已经有点呆不下去了。恰在此时,即至正13年(1353年),彝德公刚刚20岁(虚岁)时,其舅父赵太平为人至孝且中举,被任命为山东那边的渠丘县尹(安丘县令)。舅父要去赴任,怜其母子贫苦,枣强又处于乱世,遂邀其母子同往。然天有不测风云,舅父在赴任途中,行至淄博以东的金岭镇,病逝于旅邸。遂与表兄赵子仪扶柩东下卜茔于景芝镇后疃地,。丧事完毕后,告别表兄赵子仪,辗转来到于戈 庄(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密洲府高密县潍川乡景芝社,初名于家庄,后改于哥庄)为富人于氏打工,并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落户军籍,为安和乡景芝里人。发展近七百年来,子子孙孙,一脉相承,已经繁衍28代了!
参考文献:
1。《安丘浯阳李氏族谱(2003版)》 
2。《安丘浯阳李氏族谱释译》
3.《安丘百家姓》
4.《安丘赋注释》
5.安丘历史文化丛书《景芝酒文化》
6.《枣强珍闻大观》
7.《河北枣强首届移民文化研讨会资料汇编(二)》
8.《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9.枣强移民文化园《李氏详表》
10.《安丘县志(1992版)》
11.《安丘古代碑刻》
12.百度,搜狐搜索资料。
13.《苏轼在密州》
14.黄庆有《广川始末》
15.【明】李际明《李际隆墓志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