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朝金银钱铸造用途

(2017-10-28 18:46:13)
分类:

中国是人类史上最早使用金银货币的国家,现发现的品种有原始社会的金银贝,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郢爰、银蚁鼻钱、只发现过一次的银布币,汉代的白金三品、




金银五铢、金饼、马蹄金、麟趾金,汉之后,历朝历代开始根据流通古钱的形制和钱文制作金银币,从唐代的金银开元通宝开始,两宋时期,金银钱的使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品种极大的丰富,而且制作工艺有了飞跃的提升,如两宋的金银钱


,元代的金质供养钱,明代的金质供养钱、矿银钱,到了清代,随着西方造币技术的引入,金银钱在制作工艺和品质上整齐划一,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载体享誉海内外,本篇将以本次春拍中的几件金银币为蓝本,复原不同历史阶段金银币使用最高峰时期的中国文化。

  两宋时期宫廷与皇亲国戚都曾拥有众多的金银钱币,主要用于赏赐。《武林旧事》卷三《岁除》:“并随金钱一百二十文


http://s8/bmiddle/006ONmoezy7ftwIyjyL27&690


。旋亦分赐亲王,贵邸,宰臣。”流入民间的金银钱,多为赏赐,或节庆之日,皇家交撒金银钱时所得。 

  两宋时期尽管铸了不少金银钱,但是在先后与金军和元军的战乱中大量流失,遗存下来却非常稀少。《宣和录》载:“金人入内……上皇阁分金钱四十贯,银钱八十贯;皇帝阁分金钱二十贯,银钱四十贯;皇后阁分金钱十一贯,银钱二十二贯。”时宣和年间,金人攻入汴京,洗劫宫中金钱七十一贯,银钱一百四十二贯,共计二十一万三千枚。这些被金兵掠夺的金银钱运回金国后被大量的熔铸为其它金银器物或者金朝钱币,少数流落至民间的金银钱,

 http://s2/bmiddle/006ONmoezy7ftwOfoUV91&690


经过几百年的辗转流传,也多已堙没。


两宋金银钱铸造独成体系的,从现今存世的宋代金银钱的实物来看,北宋的金银钱钱文以年号为主,南宋则以吉语为主。北宋时,宫廷铸造了大量的金银钱以供骄奢挥霍,此类钱文的版式不同于流通钱,因铸量大,制作大多漶漫,精整者极少,后都被金国掠夺销熔。至南宋时,金银钱铸造极少,多为宫中庆典所铸,级分三等。头等为天子铸(年号),次等为后宫铸(宫名),三等为节庆及洗儿撒帐(节名、吉语)所铸,以年号、宫名、节名、吉语入钱文,书法工整,制作精美,南宋金银钱主要集中在宋孝宗、宋理宗时期。


宋孝宗的两个年号,隆兴、乾道均有金银钱传世,均为宝文,明显承自宋徽、钦二宗、宋理宗之景定、绍定、端平、宝佑、咸淳等年号也有金银钱传世,其制作与宋孝宗一脉相承,然其钱文多采吉语而非宝文,从史料看,南宋金银钱的史料虽略多于北宋,但从实物来看,似乎并不多,甚至比北宋还要少,且主要集中在杭州、绍兴一带发现,一般钱文书法飘逸舒展,笔划劲挺,钱体精小,文字却显大字气象,制作精良毫发可见。我们皆知制钱工艺中最高的水平就是小而精。

南宋金钱


之中,名气最笃者是金质“干道通宝”,仅见上世纪三十年代杭州古荡发现的两枚。其一先为张公午先生获得,后归陈仁涛收藏,实物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枚为上海博物馆藏品,此泉曾在《家相伯昭二翁寿泉集拓》(1958年)出现过,拓片上钤有“师匡所复小品”印。其出品人是素来以古文物收藏的“精”而闻名的孙鼎先生。他逝世后,家属将其全部藏品1193件捐献给上海博物馆,此金干道正当为其中之一。金质隆兴通宝同干道通宝一样,同属孝宗宫廷赏赐之遗珍。目前已知存世仅知两枚。1986年11月,浙江慈溪龙南拓岙山麓发现一枚“隆兴通宝”金质方孔圆钱。该钱直径20.5mm,面楷书阳文,旋读,素背。(《中国钱币》1989年第2期第68页)据悉,此枚金钱为宁波钱币博物馆所藏,可惜裂为两段,但仍是该馆镇馆之宝。宋孝宗赵眘(公元1127-1194年)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其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干淳之治”。隆兴元年五月,北伐战争拉开序幕,宋军一月之内恢复灵壁、虹县和宿州,威慑中原。隆兴年号(公元1163-1164年)仅有两年,而干道(公元1165-1173年)计有九年,故制作的金银钱隆兴通宝比干道通宝更为稀少。本品金质隆兴通宝,直径21.2mm,厚1.35mm,重6.1g。

古人炼金,取法不精,多有杂质,如宋人所制金钱,多采用砂金。其钱文书法采用楷书,而饱含隶意,书法造诣极高,非常人所书。“兴”字同御书绍兴通宝之“兴”字风格一致。有宋一代有帝王撰写钱文之惯例,故此“隆兴通宝”四字极有可能是宋孝宗御书。这枚金钱之钱文布局慎密,书法浑然一体,穿口及背后间有黑色皮壳,实为开门珍泉,是可以与金质“干道通宝”相比肩之宋室宫廷遗珍。直径:21.2mm


http://s3/small/006ONmoezy7ftxc1wZQd2&690


供养钱,亦称“供佛钱”、“庙宇钱”。旧时官方或寺院所铸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钱币。以元代所出最多。元代宗教十分盛行,各地庙宇寺观林立,佛、道尤受朝廷尊尚,这是供养钱盛极的基础。这类钱的铸造者是庙宇、道观或信徒,目的是供奉神佛,布施功德,以求庇护降福。它可依钱的大小与市场上流通的铜钱折等兼行,而且金、银铸品更贵重,不仅可以作为贵金属贮藏,按市值交易也行用无阻。在元代中期以后还作为妇女喜爱佩戴的首饰,流行一时,遗留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