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铸钱少
五文珍泉稀
清钱罕珍《宝台局咸丰通宝五文》赏评
http://s1/middle/738ba101gaaaec95c29a0&690
这是一枚极难见到的咸丰通宝背满汉文宝台五文铜钱。此钱,在华光谱《中国古钱大集》中录入一拓,并称世仅二品;另可见《辽东泉拓集》、《昭和泉谱》载有咸丰宝台当五拓。
康熙二十七年,上解决台湾市面上南明钱甚多,而本朝钱缺少问题,福建巡抚张仲举疏请鼓铸制钱,经部议准设炉铸钱,部颁钱模,正面阳文书写“康熙通宝”,钱背穿之左右分铸满汉文“台”字,名宝台局。此清宝台局铸钱之始。后几朝,宝台局经历停复。咸丰三年(1853年),宝台局恢复。咸丰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台湾兵备道徐宗干奏;台湾素不产铜,钱局既已设立,已开炉试铸铁制钱。
清末台湾籍著名史学家连横先生认为台湾铸造过咸丰当千大钱。日本人平田廉郎著《台湾古钱之研究》,认为大陆所铸咸丰大钱凡当五十者皆曰“重宝”,当百者皆曰“元宝”,唯独台湾所铸咸丰钱,不论当五十或当百者,皆以“通宝”相称。尽管今未见这些大钱现世。但是,此说明宝台局铸过除小平以外的大面值钱。但是,这些大面值宝台局铸钱,可能因为海峡的相对隔离和铸量很少的原因,当时未有拓图录谱。时至今日,确已经无法见到,故新泉谱华谱未有录入当五十,当百、当千大钱。
基于此,亦有人以没有见过宝台局咸丰大钱和当五(此五文币),而对史上宝台局是否铸过这些面值的钱产生怀疑。其中认为未必当真者,提不出反证,只是采用惯用的一种说法,即把它归结于清末民初,民间有些人制伪的结果。这就是泉界某些人那种自己未见过,即信口开河言不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事实上,连横和日本泉学家以及诸谱皆已经认定,宝台局有铸大面值钱,并且当五钱有明确谱拓,这就表明宝台局咸丰通宝五文泉的客观存在。如果连史学家和中外泉谱皆载入谱的泉种,自己没见过都要怀疑,那么,那些脱谱钱,新发现的钱,恐怕就全部是什么清末民初制假的了。
本品,图照昭然,包浆铜色熟旧,铸制方圆廓正,钱文虽然不甚端美,然从整体上看,其钱体和铸制水平与私铸钱和仿铸钱相比均明显高出一头。与谱拓图比较,钱文风格布局,大小规制等均为一致,同类不同品之小误差在所难免,且谱拓之品来看,亦是明显的旧钱之貌。此钱出自福建,更能说明问题。
因此,我认为,此品钱正是谱拓品所谓世仅两品之外的另品无疑!今将其展示出来,以飨好者,可一见宝台局咸丰通宝五文之真容也。当然,孰是孰非,亦可自辩。
http://s1/middle/738ba101gaaac96c83200&690
http://s11/middle/738ba101gaaac9736666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