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018-12-31 09:42:35)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8鄠邑区小课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查属课题研究的前测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知晓情况,为即将开展的课题研究提供参照与决策。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二、调查过程
1.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2道题。试题有单选和多选。调查抽取初一、初二各50名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
2.分类统计整理。发放问卷100份,累计回收问卷100份,共获取有效问卷100份,通过对上述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与汇总,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研究报告。
三、调查结果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所在年级
|
初一 |
初二 |
|
50 |
50 |
2.您认为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吗?
|
需要 |
不需要 |
|
100 |
0 |
|
正确 |
错误 |
|
76 |
24 |
4.以下您觉得属于二十四孝成语的选项是
|
正确 |
错误 |
|
82 |
18 |
5.你看过几本四大名著的原本吗?
|
一本没有 |
一本 |
两本 |
三本 |
全部 |
|
0 |
23 |
42 |
28 |
7 |
6.你喜欢学习语文书中的文言文、诗歌吗?
|
喜欢 |
不喜欢 |
为了考试不得不学 |
坚决不学 |
|
76 |
14 |
10 |
0 |
7.你参加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吗?
|
没有 |
参加过 |
|
32 |
68 |
8.祖国的传统文化在您心中是什么印象?
|
没有学习的必要 |
值得继承和发扬 |
落后的东西 |
不表态 |
|
0 |
92 |
0 |
8 |
9.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渠道有哪些?(多选)
|
老师介绍 |
电视 |
报纸网络 |
书店 |
|
40 |
46 |
6 |
8 |
10.你觉得你的周围有传统文化素养好的人吗?(多选)
|
有,父母 |
有,老师 |
有,同学 |
|
35 |
94 |
45 |
11.你觉得当代中学生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吗?
|
有 |
不知道 |
|
95 |
5 |
12.你觉得应该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
提高国民教育 |
多开展传统活动 |
父母都有责任教育子女 |
推进文化与时俱进 |
统早该摒弃 |
传统节日是民族懒于生存的根基 |
|
66 |
85 |
78 |
43 |
0 |
36 |
(三)结果出分析
1.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理性上认同,但实际兴趣不高。即使知道四大名著博大精深,我们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大家平日里看韩剧、看动漫、打游戏,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古今历史的时间已寥寥无几。
2.
3.
四、意见与建议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所起的作用最大,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教育体系。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对青少年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教”作用。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当好这个主角,至少要在三个方面加强努力:一是要在涉及传统文化的课程建设方面努力,除了强化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外,需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中小学可以开设传统文化方面的本校课程;二是充实传统文化素养较高的师资力量;三是在评价上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如何在考试中体现传统文化部分的内容、如何将传统文化素养指标纳入青少年素质体系是急需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的最终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在思想上重视、在经费上落实、在行动上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开展起来并持续下去,如将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其次,大众媒体是宣传传统文化、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体应该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人文教化的责任。再次,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为青少年开放相关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