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感官敏感期,家长一定要知道!

标签:
育儿教育文化 |
http://s3/bmiddle/006Okaofzy7q8WjRacG82&690
一.什么是感官敏感期
感官是我们人体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耳、眼、鼻、舌、身各部位。即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敏感期又称感知觉敏感期,它们的敏感期开始时间各不相同且各具特点。
三岁前,宝宝会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到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
二.感官敏感期出现的时间
各感知器官敏感期时间分别为:0—1岁是听觉发育的敏感期;0—3岁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6—10个月是嗅觉发育的敏感期;4—7个月是味觉发育的敏感期;0—2岁是触觉发育的敏感期。
1.
宝宝从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力。3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分辨父母的声音。6个月以内的宝宝他们可以迅速地从多种声音中区别出人的语言。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听觉训练,孩子辨识声音的能力、听觉记忆的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家长怎么做】:
营造环境氛围:可以利用此阶段,让宝宝多接触一些多语言的环境,对宝宝进行多种语言的开发和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辨别声音训练:经常让宝宝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方向等,增强宝宝的听觉分辨能力。
记忆能力训练:选择一些宝宝感兴趣的、难度不同的发音,如:小猫小狗叫等,以此提高宝宝的听觉记忆能力。
2.
刚出生的宝宝就有一定的视觉能力,最早表现为对光的敏感,对彩色概念模糊;4—5个月的时候开始摆脱凝视,视线会跟随物体的变化进行移动;9—12个月的宝宝能较长时间地看3米以内活动的物体;12—18个月的宝宝已经具备一定的分辨异同的能力。
【家长怎么做】:
进行视觉训练:对3个月左右的宝宝来说,可以在床头悬挂些色彩,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对床单、衣着等方面应多些色彩变化。对4个月以后的宝宝来说,可以在宝宝视线内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布书等。
锻炼视觉追踪:宝宝在9—12个月时,家长可以用汽车、皮球等可以活动的玩具来刺激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
分辨物品异同:宝宝到了12—18个月时,可以看些色彩鲜艳的图片,也可以结合故事,把相似的图片放在一起,让宝宝寻找异同。
3.
宝宝自出生后就具备辨别气味的能力。新生儿时期就能对有气味表现出各种反应,表现为面部表情发生变化等。到1岁左右,婴儿的嗅觉能力和成人大体相当。
【家长怎么做】:
亲近自然:经常带宝宝去户外感受自然的味道。闻闻花草树木、泥土的味道。
嗅觉训练:可以在宝宝面前放上他平时常见的水果,如:苹果、橘子等,让他熟悉水果的味道。
用鼻子呼吸:让宝贝学会用鼻子呼吸,少用嘴巴呼吸,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宝贝嗅觉的发展。
4.
【家长怎么做】:
添加辅食:6个月以后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从少到多,从细到粗,从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添加辅食,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差异对比:可以先给宝宝尝一下山楂的味道,再给宝宝吃一块糖,告诉宝宝哪个是酸的,哪个是甜的。
5.
触觉是宝宝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而嘴和手是触觉最灵敏的地方。宝宝非常喜欢用嘴和手触碰物体,他们几乎是见圆的就拧,见方的就按,见线就拽,见孔就插。还会通过吸吮感知手的存在,感知手的抓握功能,当宝宝的手能抓握东西之后,常会用嘴来吃手、啃玩具、咬衣角,把物品送进嘴里进行"检验"。
【家长怎么做】:
无需过多纠正:1岁以内的宝宝吃手不需要过多纠正,只需注意卫生即可。
注意物品收纳:要收起身边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如纽扣、硬币、剪刀等,以防宝宝将物品放到嘴里。
三.感官敏感期的重要性
宝宝的感官敏感期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在宝宝的感官敏感期如果宝宝对周围的事物认识不够,或者各个感官受到的刺激不够,对宝宝日后的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宝宝进入感官敏感期后,家长应该多关注宝宝的各项发育,给宝宝一个正确的引导,培养宝宝对周围事物的感官能力,让宝宝喜欢上周围的事物。这样,宝宝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
http://s16/bmiddle/006Okaofzy7q8WkoPvxa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