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有感——李洁莲
(2019-02-28 20:46:43)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低年级班主任,常为活泼机灵的“小可爱”们头疼,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走进心灵》之后,我感到了深深的满足。自己虽然对教育有自己的思考,但从书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机智与毅力,即使一些想法时时暗合,有知音之感,但终觉相差太远。李镇西老师,或许是照亮我们摸索前行需要的那支火把……
李镇西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要具有儿童般的思维。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寻求心理满足。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蠢事,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学会“儿童思维”,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
书中提到如果“民主政治”意味着“尊重”——对公民权利的尊重的话,那么“民主教育”的核心,仍然意味着“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每一个人都是树”。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孩子们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长成自己应有的模样,成为祖国的栋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