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一本书”活动方案——广州市荔湾区流花路小学姜雨薇
(2018-11-02 23:15:31)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从而好读书,读好书。做到“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书香班级,塑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2、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语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个小时。4、通过共读一本书来促进孩子爱上阅读。
三、活动主题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及其他“热爱生命”为主题的书籍伴随故事成长。
四、活动口号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
五、活动过程
1.创造读书氛围
(1)建立班级图书角,健全班级借书制度,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2)以“书韵飘香、润泽心灵”为主题布置黑板报、墙报让班里充溢着浓烈的书香。
(3)老师们以身作则,每天做到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交流。
2.积极举办读书活动,激发读书热情
(1)每天利用晨读、午读时间诵读经典读物中的经典语句。
(2)每天下午放学后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以上。
(3)利用班会课开展赏析课,绘本阅读课、经典影视欣赏课、故事讲解课等。
(4)开展“好书介绍”、“读书笔记活动”
3.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1)阅读的同时做好摘记和批注。准备课外阅读本,摘录经典语段,并赏析句子,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和阅读方法。
4.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读书展示
(1)举行一次阅读汇报课,对本次读书活动进行总结汇报,阅读汇报课的形式由小组讨论交流之后确定,鼓励多种汇报形式相结合。
(2)每名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并在班内交流。以班级为单位评选出优秀读者和优秀读后感。
(3)每位学生放学回家后,与父母共同阅读,共同撰写亲子读书笔记。
(4)举办“和好书交朋友”手抄报制作比赛,要求制作精美,图文并茂,优秀作品将在全班展示。
(5)制作《热爱生命》作品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主人公海伦凯勒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相信读完这本书籍后,学生们对于“热爱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每名学生撰写一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作文,以班级为单位订制成册,完成《热爱生命》作品集。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读书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学生精神面貌会发生悄悄的变化,学生的文学底蕴也会慢慢地厚实起来,而我们的学生也将在读书中求得知识,在读书中明了事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