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2017-06-06 11:50:12)

http://s12/bmiddle/006Od8Aazy7gGkKt03Veb&690

2017年5月23日上午,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冯志兰老师在北蔡中心小学为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作了题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的专题讲座。

王萍老师告诉大家,教师的工作需要依靠家长的配合,教师与家长沟通是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在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教育改革深入人心,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与家长沟通更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王萍主任指出:成功的因素,人际沟通占75%,专业知识技能只占25%。虽然沟通一定有障碍,但是沟通一定有方法。她从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一、影响沟通的一般因素

二、家校沟通的背景和现状

背景——社会价值观多元,新媒体环境,教育改革深入。现状——形式日趋多样化,以单向沟通为主,成效不理想。阻碍因素——不对称关系,情绪因素,环境因素,沟通技能缺乏。(知识障碍、文化差异、语言不当)

三、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建议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明确沟通交流中家长的角色定位,倡导平等、尊重、合作、共赢;了解家长的需求,正确把握家长的沟通心理,引发双向、互动、积极的沟通活动。经调查研究,新上海人家长对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上最需要的是:态度和善,对你有礼貌,占97.5% ;讲得有道理,占96.7%;联系实际,让我听得懂,占96.2%;对孩子比较关心,占95.9%。新上海人眼中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教师交流能力欠缺,占26.1%;不能站在我的角度,为我提建议,占26.9%;不会热心帮助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占26.8%;从不或者很少根据孩子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建议,占35.5%。家长的普遍心理——首先,家长都希望孩子好;家长希望孩子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家长迫切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各种信息;家长会隐瞒真实想法。

如何使沟通更有效呢?王萍老师告诉大家,体现关注,真诚友善的态度。良好的前期准备,过程中的全情贯注,适当的后期投入。学会倾听,回应的方法:目光接触,显露出兴趣十足的模样,适当地微笑一下,用言语响应、用声音参与。说句:哦!真的?是啊!对!还可以用肢体语言响应。如点头、身体向前倾、记下一些重要的内容,用说明的语句重述说话者刚谈过的话。如: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换句话说,就是……还需要合理引导,要给予家长充分的信任和积极的期待;给人一个美名让他努力去保全;使用简洁的语言,单一问题,不要使用教育术语;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尽可能不带价值判断;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不要对家长进行道德说教;避免使用主观性的、情绪性的言辞;少用不适当的假设。通过弹性沟通(处理分歧),不要刻意地区分“对”与“错”;显示理性和专业;回应情绪;将“但是”换成“也”;将“但是”换成“正因为这样”;避免激烈冲突。王萍老师认为,或许我们不必急躁地立即作决定,大家分头思考一下,我们会就孩子的实际状况再作一个分析,改天再议可能对我们更有利。

最后,王萍老师强调,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拥有真诚友善的态度;学会用耳听、用眼看、用心揣摩的技巧;给予家长合理引导;把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相信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家校间必定会架起一座和谐的彩虹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是一片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