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三英语课后作业优化设计案例

(2018-03-06 23:23:18)

初三英语课后作业优化设计案例

案例背景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与很多一线教师一样注意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一再地在教学计划中列出优化作业设计之类的教学措施,但事与愿违,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业设计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忽略;很多备课本上的英语作业都只是简单的罗列:1copy new words 2recite the dialogue 3finish off Homework No.2  4;即便是在规格较高的市级公开课也鲜少看到优质的作业设计,那些非常优秀的开课教师对作业布置也往往是一言带过;而对学生而言,做作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负担。可以说,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已然成为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优化职业设计,让学生能愉快地完成作业。

案例描述

春节长假的前一天,我为九(1)班和九(3)班布置作业;我刚接班的这两个班级英语底子非常差,学生厌学情绪也很严重,所以,怎么也得趁长假的时间让学生好好补补,该复习的复习、该整理的整理、该背的背、该抄的抄,要把这些个作业讲清楚确实要花些时间。          九(1)班的作业设计:

Unit1-3对话、短文2次,

背诵Unit1-3指定的内容

抄写Unit1-3黑体单词、词组3次,

How I have changed为题写一篇作文

完成Unit3练习试卷一张

93)班的作业设计:

找个时间把你读得最好的一篇文章读给你的父母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英语的魅力

找问题。整理笔记,看看还有哪些疑问需要解决

 

词汇接龙。第二个单词的首字母必须是前一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不要重复,以新学的单词为主,看谁接的单词最多。第一个单词为aloud.

你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很好奇。请找出一张你的老照片,并给老照片配上解说词。(如果找不到,可以以自画像代替)

完成Unit3练习试卷一张

长假后的第一天,我看到了两个班上交的作业:九(1)班书面抄写作业上交率仅为80%,而且上交作业字迹潦草、丢三落四,明显是应付式的;作文完成率更低,有50%学生几乎只是抄写了课文以滥竽充数;九(3)班书面作业上交率96%,词汇接龙接的最多的一个学生一口气写了219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也写出了50多个;作文方面,学生非常详细地进行了描述,有几篇作文还相当出彩。至于口头作业方面,没什么很直接的对比,但九(4)班有5位家长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回家居然读英语课本了,而且还让他们洗耳恭听!虽然他们听不怎么懂,但是他们很高兴!

案例分析

当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出过去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形式,而作业还停留在一背、二抄、三练习的时代,学生依然只是复印机。如我的第一份作业设计,它只是机械重复的训练,只注重了作业程式化和规范化,重量而不重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这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事,久而久之必然会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反之,第二份作业设计明显优于第一份作业设计,有趣味、更创新,也有实践应用,所以学生才会认真地去完成。事实证明:强扭的瓜不甜;只有顺藤摸瓜,才能享受瓜的甜蜜!

反复反思,我想作业至少应该有三项功能:1、巩固知识,强化记忆;2、延伸课堂,激发兴趣;3、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我们现在的作业设计实际上步入了一个误区:过分强调作业的第一个功能,而忽略了其他两个功能。所以,作业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了让学生很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去完成作业呢?

1、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惰性。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作业设计时间以精心设计作业;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厚积薄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有意识地进行英语家庭作业改革实验,使之真正成为检查教与学的一种良好手段;否则,当教师以应付性的态度去布置作业,学生也必然会以应付性的态度去布完成作业。

2、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如枯燥的词汇抄写可以改为词汇接龙比赛,不但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词汇量滚雪球式的累积,在不断的循环使用中得以巩固;还有一些句型的巩固,完全不必靠机械性的抄写或造句,如教学there be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图画或拍摄一张照片,再进行内容介绍;到了教there be句型的过去时态时,我就让学生翻译那个著名的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学生都说这个作业好玩!

3、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学生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更应该将源自生活的真实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更生活化的作业。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如在教完七年级上册Unit6 It’s raining! 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并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二次播报;在教完祈使句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制订班规,并张贴公布;每个学期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不限,以数据与短文的形式报告结果这种实践性的课外作业,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使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吃得饱。这一点对英语学科特别重要,因为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的分化现象会越加明显,如果作业布置一视同仁,则优等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后进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压,作业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分层布置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比如:作业本上的DTY环节,可以让后进生选择性地做;口头背诵作业,学困生只需背诵target language和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中等生背target language和文章中的好句子,优等生则可选择一些好的短文来背;布置英语作文时,优等生需写10个句子以上,而后进生可以量力而行;我们也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由选择。

5、课时作业与长时作业相结合,让学生体验过程的快乐。课时作业犹如特效药,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新知识,所以被我们重视;长时作业则因完成时间长而往往被我们忽略。事实上,长时作业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久弥坚。如课外可以布置收集、摘抄、归类、总结自己身边的英文商标、中英文广告、英语指示标牌、英语谚语等,并定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如我有一次设计的的作业是编写手抄报,主题是我身边的英语,完成周期为2个星期,学生反馈的内容就十分丰富,有:“Net weight”“Made in China”“Sugar free” “Nice”(纳爱丝香皂)“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等等;同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英语月历或周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做计划的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家庭和社会,包括爸爸妈妈的生日,传统节日、国家重要纪念日等等,学生会一直保持着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习兴趣得以巩固。

6、及时有效批改作业。作业的批改也是英语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都是一刀切的做法:逢对必勾,有错必叉;或打分数,或划等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不仅不能起到鼓励或鞭策的作用,相反还会抑制甚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作业本发还给学生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懒得去看一眼结果。所以我认为作业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评语的形式因材而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和英语水平等,给予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策略: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应以鼓励为主,要求宽些;对易骄傲自满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应严格要求;对于那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或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的学生,则要经常在作业评语中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并表达对他们的希望,这样,学生才会理解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关心和爱护,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只有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弱点,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体验成功与进步,建立自信,获得继续进步的动力。当然,英语学科的作业评语自然以英语为佳,让学生与英语零距离接触,拓宽学生感受英语的渠道,如:Wonderful! Very nice! Well-done!  Just so -so ! Far from correct !  Try to do it better next time! What good work you’ve done! Now you can do better than before. Your work is quite good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等等。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应让学生将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花时间、花心思去精心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