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穴位及健康知识 |
文/孙葭湄
——
在疫情其间难免有点着急不安,看到一些调侃微信时会使人放松一笑:
有个人被隔离了21天,回到家里阳台一看,晒着的短裤都给鸟垒了个窝。人们立即忘却了病毒,只为这个鸟居然选择在短裤里造了个窝的事喷笑不已。
正当人们为囤的菜逐渐减少焦急不知隔离等待解封还有多少天时,网上传来“蛤蜊炖蛋”的歌声,上海话蛤蜊和隔离同音,炖蛋和等待同音。人们的思绪随歌声飞扬,脑海中想着“蛤蜊炖蛋”的美味,这美味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焦急的情绪放松了许多。
昨天又有人在微信发了个笑话:若干年后一个老爷爷已儿孙绕膝,却一直有囤粮囤菜的习惯,孙儿问为何一直要囤粮囤菜?爷爷眼望星空缓缓地说:“此事说来话长,当年爷爷在和平年代,在GPT最大的城市里差点饿死。”此笑话当然言过其实,我们封控前都被告之要囤货的,居委会也上门送来有各类食物的大礼包,各省市也大力支援上海抗疫时的保供工作,绝不可能饿死的。但大家都理解用夸张手法说笑话的人的出发点,夸张的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给人以启示,使人进行联想能烘托气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人们想象着将来某个时侯,一老爷爷躺在院子的躺椅上,孙儿双手托下巴出神地听着,人们思绪飞扬到了遥远的将来,忘却了目前病毒的存在,焦急心情立即烟飞云散了。
在抗疫生活中人们还能这么来调侃,说明心中对党和国家还是充满信任、对战胜病毒充满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