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篇》15.33
(2022-07-10 15:26:34)分类: 论语新解 |
15.33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周明新愚解:
1. 知:智力。
2. 之:官职。
3. 仁:仁德。
4. 庄:庄重。
5. 涖:居位。
整篇解释:
孔子说:“智力达到了这个官职的要求,仁德达不到守住这个官职的要求,虽然得到了这个官职,必然还会失去这个官职。智力达到了这个官职的要求,仁德也达到了守住这个官职的要求,但是不能以庄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官职,行动不遵守这个官职的礼节规定,也不够好。
补充说明:
此章,孔子为弟子指出为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要有足够的智力,第二要有匹配的仁德,第三要有庄重的态度,第四要以礼行事。其中,智力是为官的必要条件,仁德是守住官位的必要条件,庄重和遵礼是成为优秀官员的必要条件。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钱穆先生解释:
先生說:“一個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若其心之仁不足以守,則雖知得了,仍然必失去。知得了,其心之仁也足以守之不失了,但不能莊敬以臨涖其民,則其民仍將慢其上而不敬。知得了,其心之仁又足以守,又能莊敬以臨涖其民,但鼓動興作,運使其民時,若沒有了禮,仍還是未善。”
前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32
后一篇:论语《卫灵公篇》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