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14.1
(2022-05-12 22:57:04)
标签:
365教育历史情感杂谈 |
分类: 论语新解 |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周明新愚解:
1. 宪: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弟子。曾当过孔子家宰。
2. 谷:谷物,又指领取俸禄。
3. 耻:可耻。
4. 克:胜利。
5. 伐:自夸其功。
6. 怨:怨恨。
7. 欲:贪欲。
8. 难:避免灾难发生。
整篇解释:
原宪问什么是可耻。孔子说:“邦国有道,可以领取俸禄;邦国无道,去领取俸禄,就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话,可以算是仁吗?孔子说:“可以用来避免灾难发生,至于仁我没看到。
补充说明:
1.
此章,孔子回答了原宪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可耻,孔子认为邦国无道当官就不能为民造福,邦国无道当官必定要用枉道,这两点都是孔子反对的。所以孔子认为邦国无道出仕是可耻的。
2.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仁,原宪问如果没有四个缺点可不可以算是仁,孔子说如果没有这些缺点的话,可以避免灾难发生,但是离仁还差很远。因为做到仁必须要具备一些好品质才行,很显然仅靠没有缺点肯定是不够的。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钱穆先生解释:
原憲問什麼是可恥的?先生說:“國家有道,固當出仕食祿。國家無道,仍是出仕食祿,那是可恥呀。”“好勝,自誇,怨恨,與貪欲,這四者都能制之使不行,可算得仁嗎?”先生說:“可算難了。若說仁,那我就不知呀!”
前一篇:论语《子路篇》13.29
后一篇:论语《宪问篇》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