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乡党篇》10.9

(2022-04-11 15:12:33)
标签:

365

教育

历史

情感

杂谈

分类: 论语新解
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周明新愚解:

1. 祭于公:替国君操办祭祀。

2. 不宿肉:不用过夜的肉。指要用在祭祀之日杀的牲来祭祀。

整篇解释:

替国君操办祭祀时,不用过夜的肉。赏赐的祭肉存放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再吃了。

补充说明:

1. 此章描述了孔子对待祭肉的态度。对待国君祭祀的肉,孔子不用宿肉,反映了孔子对待国君祭祀活动的重视。

2. 祭祀的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孔子不会因为那是国君赏赐的祭肉,就不敢丢弃。这一方面反映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不盲目迷信权威的作风。

附:

杨伯俊先生解释: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钱穆先生解释:

若赴公家助祭,所得祭肉不過夜,便分頒於人了。 “不出三天,也必喫完分完,過了三天,便不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