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2021-01-08 09:47:43)分类: 教育教学 |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我们的课堂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吗?我们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吗?达到“伸脖子”课堂吗?为了打造触及学生心灵的课堂教学,我们离不开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分几个层次理解,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知识技能、学科本质和思想,情感态度等目标的实现。什么是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清华附小曾聆听过窦桂梅校长的一场报告。她指出她们面对的一些学生,孩子的父母都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孩子的母语都是英语,从遗传学角度看智商是一流的,他们的数学课堂在讲授正比例时,老师就把孩子带到像“金字塔”一样的科技楼旁边,让学生想办法计算出楼的高度。学生通过影子实验探讨出正比例规律,计算出楼的高度,这样的户外教学怎能不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他们学正比例就感触了现场的教学意义。学生参与的过程才是有意义,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了发展。相比面对课本,面对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更有深度。我们的教材也有测量树的高度,这都是以现实问题为背景的教学,长此以往,学科的知识技能、本质思想、情感态度等核心素养都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学生,这样的教学就培养了学生的高级思维与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基本要素:基于数学核心内容选择挑战性学习主题;在整体理解学科内容与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上确定目标;针对学习目标,创设和组织深度探究的教学活动;通过持续性评价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
清华附小设计的元角分教学主题---货币与我们。不只是单纯的讲授十进制。角和分已经很少能看见了,学生认为学角分还有什么用呢?因此诞生了货币与我们这个主题。讲货币的故事和意义,货币的发展。元角分就变成了更大的领域,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货币的发展历史,这样的数学课堂就变成了跨学科的领域。
整体理解学科内容这就用到了我们的课程标准。教研室周主任经常和教师们提的一句话,教材、教参、课标老师备课的三大法宝。虽然课标只给出一句话,甚至是半句话,这就需要我们品,要细细品。马云鹏教授谈到小数除法一课,课标给出的是“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能进行就是熟练,熟练就是掌握,掌握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单地运用。备好一节课还要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小学数学教师》中经常看见案例分析中对比不同的教材版本。上海大宁国际小学陈力辰在华东六省一市第21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光研究如何导入就对比了不同教材。他讲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垂直与平行》,从生活情景导入的有沪教版、苏教版、冀教版、北师大版,从操作活动导入的有西师大版、人教版,从生活情景、操作活动两方面导入的有青岛版、淅教版。马老师还谈到理解课程内容至少是三个层次:内容的本质、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分析。
然后就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要针对学习内容。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可能表现,所谓的好中差学生。引出内容的前概念。学情分析发生在课前也发生在课中。开放的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情境教学就是学生课堂中的真实学情分析,生成不同的想法固然是重要的,但根据生成的资源老师组织调整的教学方向更重要。
接下来就是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我们的每节课都设计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四维目标。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三大方面就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学会学习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不。健康生活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深度学习,让教学触及学生的心灵,时间有限,一个多小时的讲座马云鹏教授也只是蜻蜓点水,非常感谢上级领导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要想我们的课堂有深度,那就让大家携手走向教研之路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