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快看!树上有大松鼠,还有一只尾巴超级长的大鸟!”近日,鄞州区东胜街道万科惇叙里小区居民王女士与孩子在小区散步时,意外邂逅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小动物(见6月9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据报道,该小区有毛茸茸的大松鼠在树枝间灵活跳跃、有红嘴蓝鹊活跃在小区草坪上……总之,该小区“野趣”盎然,犹如“自然小森林”,更如野生动物的乐园。
“野趣”盎然见证生态环境改善,令人欣喜,值得点赞!
自然,如果没有城市有关方面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没有小区居民的积极配合,要创建这“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那恐怕只能是“坐飞机聊天——空谈”。看来,这“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从地上冒出来,而是城市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小区居民的积极配合。譬如,上面发出“多多种树,减少白色污染”的响雷,下面就下起“多多种树,减少白色污染”的大雨。
值得一提的是,假如城市有关方面和小区居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保护生态环境,也难能建成这“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所以,这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也是城市有关方面和小区居民持之以恒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结果。
其实,生态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类与环境之间当保持动态平衡关系。一旦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发生改变,打破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就可能会增加人体患病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保护小区生态环境,创建“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也就是保护居民自己的生存环境,创建“健康”盎然的小区环境。
“野趣”盎然见证生态环境改善。这是小区居民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应得的回报,也是小区居民减少疾病、走向健康的“应知应会”。然而,只要我们稍稍懈怠,这“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就会“稍纵即逝”,给人们留下满腹的愁肠、满眼的教训。也因此,“野趣”盎然的小区环境里的居民,不可骄傲自满,必须戒骄戒躁,要持之以恒地做到:一、不破坏绿化,对一切破坏绿化的人事坚决说“不”;二、尽力减少白色污染,去超市购物买菜,能用竹篮、纸袋的绝不用塑料袋;三、千方百计多种树,且要尽量确保所种之树的成活率;四、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决不乱扔垃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