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鄞州区东胜街道泰和社区联合老东站五金市场,创新开展助残共富来料加工专项行动,通过“家门口就业”模式为辖区残疾人及待业妇女开辟增收新渠道。据统计,此次活动首批提供超百个灵活就业岗位,吸引60余名残疾人及待业妇女参加(见5月19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就业是实现共富的有效途径,健康人如此,残疾人也不例外。反之,实现共富,未免成为“坐飞机聊天——空谈”。
然而,相较于健康人,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去他乡异地就业,显然是“困难多多”的。这,非但难切实能助残疾人实现共富,反而有可能加剧残疾人的“就业风险”。也因此,鄞州区东胜街道泰和社区联合老东站五金市场通过“家门口就业”模式,为辖区残疾人开辟增收新渠道,助残疾人共富。
“家门口就业”助残疾人共富,很有必要!切实助残疾人实现共富,就是要帮残疾人“家门口就业”。不帮残疾人“家门口就业”,助残疾人实现共富,就不免成为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然而,愿意帮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是需要“仁者慈心”的,这个“仁者慈心”,则来自坚强的党性和对国家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心。
残疾人需要“家门口就业”,特别是难能去他乡异地就业的残疾人,更盼望有个“家门口就业”来解决增收问题。据统计,此次活动首批提供超百个灵活就业岗位。残疾人“家门口就业”岗位,多多益善!
共同富裕涵盖全体市民,自然包括残疾人在内。为切实助残疾人共富,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帮残疾人实现就业,而要象鄞州区东胜街道泰和社区、老东站五金市场那样助残疾人“家门口就业”。可以相信,只要为更多残疾人开辟增收新渠道,让更多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使得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市在“共同富裕”上取得长足进展,就大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