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午,宁波象山公安接到报警,某景区周边道路因交通事故出现拥堵。值班人员立即对距离事发地最近的警用“机巢”下达“出警”指令。无人机随即直飞目标地点,回传实时画面,并将详细状况分享给赶去处置的民辅警。同时,“飞手”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扩音设备进行语音提示,引导车辆合理分流(见5月13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这一案例的接处警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空中警务”响应模式。据悉,今年以来,象山公安积极组建“低空警务网格”,打造“机巢响应警情”机制,已划分11个巡逻区,并让无人机“驻扎”其中。
我们知道,传统无人机有两大“短板”:一是依赖人工操控与现场部署,难以实现快速响应和规模化应用;二是单次飞行半径受制于电池续航,且存在数据应用滞后、协同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空中警务”实战能力受限。显然,传统无人机已经不大适用日益纷繁复杂的警情,难能保障“一方平安”。也因此,传统无人机的“短板”,必须得到改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科技之母。发展公安事业也不例外。近年来,旨在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让城市安全保障更贴近民生,宁波公安向科技要战力,全力推进新型“无人机+机巢”系统建设,破除难点。据悉,截至目前,宁波全市各警航战队共部署“智慧机巢”近30座、无人机150余架,各区(县、市)派出所配备“机巢”10多座。
公安向科技要战力,值得点赞!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让城市安全保障更贴近民生,就是需要公安向科技要战力。不向科技要战力,难能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能,难能让城市安全保障更贴近民生。敢于向科技要战力,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这个勇气和智慧,则来自于坚强的党性和对公安事业、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心。曾几何时,我们有些警情,不能得到及时的接处警,以致国家和人民利益蒙受损失,原因或许诸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那里的公安尚未向科技要战力。
虽然不能说,其他公安部门都要照搬宁波公安的做法,但宁波公安向科技要战力的与时俱进精神,却是其他公安部门应当大力学习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