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公众出行需求旺盛,高速路网周边短途出行、中长途出游车辆将呈现井喷式增长(见4月25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据悉,为应对出游车辆的井喷式增长,确保高流量期间的畅通,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将于“
五一”假期采取电子巡查和信息化手段,电子巡查和信息化手段将成为保畅工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诚然,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已经不太适合出游车辆的井喷式增长,为确保高流量期间的畅通,高速公路管理方式确实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采用电子巡查和信息化手段替代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方式,就是对高速公路管理方式与时俱进的改革,初衷良好,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出现驾驶员需要“吃药”、车辆需要“充电”等情况,光有“黑科技”应付不了;再譬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黑科技”手段也不会出面处理,还需交警及时出警。所以,有关方面以为有了“黑科技”保驾,高流量期间就有望畅通无阻,那就未免存在失之偏颇之虞。其实,为确保高流量期间的畅通,有关方面宜将“黑科技”和“人性化”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有关方面不妨充分发挥“黑科技”的积极作用,但绝不能丢掉“人性化”的底色。
据报道,“五一”假期,“七彩韵”“姚江红雁”“映山红”等党团员志愿者队伍积极为司乘人员提供路线咨询、免费热水、应急药品等贴心服务及便民物品。宁波管理中心开放所辖17个收费站的卫生间、54把充电枪及2座换电站等设施,缓解新能源车主的“电量焦虑”。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还将在所辖高速路段布设20余个保畅驻点,保畅班组46个,并在麻岙岭隧道、桑洲岭隧道等大流量点位,提前安排预警班组,监控和巡查岗位24小时值守,应对异常情况。可以预期,诸如此类人性化措施,对确保高流量期间的畅通,必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既充分发挥“黑科技”的积极作用,又不丢掉“人性化”的底色,高流量期间的畅通,才更有保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