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风瑟瑟,在海曙区段塘街道华兴社区一处名为“一山尔”的共享书房内,却洋溢着融融暖意。12月26日,这里举行了一场温馨的阅读分享会,居民围坐一起,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共享阅读的快乐(见12月27日宁波日报民生版)。
读书之乐乐无穷,不读书,人生一片荒凉。但是,一个人享受读书快乐只能丰盈一个人的人生。也因此,爱心人士总是让更多人享受读书快乐,以丰盈更多人的人生。
“一山尔”共享书房的主人就是这样的爱心人士。据悉,
“一山尔”共享书房,原是小区一位爱心人士的私人书房。他秉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念,三年前毅然决定将自己的书房向居民开放,并自掏腰包进行改造升级为“共享书房”。如此一番操作,将一个人的“读书快乐”升级为许多人的“快乐读书”,有利于整体升华居民群众的灵魂世界,也有利于推动中华读书活动健康发展。
沟通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这样才能让彼此真正相互理解。生活中不少居民不是不想相互理解,而是缺乏合适的时间和方式。据悉,12月26日,
“一山尔”共享书房里举行了一场温馨的阅读分享会,居民围坐一起,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共享阅读的快乐。这样的“阅读分享会”,吸引原先互不相识但喜欢读书的居民围坐一起,分享各自的读书心得,共享阅读的快乐,这就让想真正互相理解的居民找到了合适的时间和方式。显然,互不相识但喜欢读书的居民经常参与这样的“阅读分享会”,无疑能产生居民读书快乐的“蝴蝶效应”,有利于推动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当前,各地都在建设友好型社区,但也有社区埋怨“居民参与度不高”,这是建设友好型社区的障碍之一。如何清除这一“障碍”呢?由政府财政开支更多款,建造更多的“共享书房”,那敢情好。但以我之见,在现有的政府财政条件下,更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由爱心人士的个人书房升级为“共享书房”。我想,在我们这个城市,热心提供“共享书房”的爱心人士绝不会“寥若晨星”,包括喜欢读书的年轻学子、退休教师、在职或退休的干部等等。只要社区工作者把建设友好型社区这件大事放在心上,各地都会发现
“一山尔”共享书房主人这样的爱心人士。引导把他们,并给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就能促使
“一山尔”式的共享书房层出不穷,从而推动友好型社区建设工作健康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