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研阿姨”给人的启迪(外一篇)

(2024-12-25 14:46:43)
标签:

教育

时评

       12月21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开考,在浙江大学考场,一位52岁的退休阿姨“二战”考研(12月22日浙江经视)。
       这位退休阿姨之所以要“二战”考研,是因为她认为“人生只有一次,重新开始,相当于活了两个人生”。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给人启迪良多。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退休老人,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把宝贵的时间消磨于逛马路、打扑克、海谈神聊之中,凡此种种,非但无益于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反而不利于提升个人生命质量和价值。自然,适当的娱乐消遣活动,调剂一下生活节奏,也是必需的,但沉湎其中,那就得不偿失了。相形之下,“考研阿姨”追求“活了两个人生”的行为,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其他老人群起效尤了。
       时下,不少人普遍向往“健康地活着”,追求“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的生存状态。向往“健康地活着”,固然无可厚非,但如何实现“健康地活着”,却值得人们深思。“常用脑,永不老,多思多动,智敏身健,乃长寿之道”的道理,启迪人们,人生在世,象“考研阿姨”那样常用脑,多思多动,实现 “健康地活着”,就大有希望。

          推行“校服循环”之我见

        近几日,全国各地大降温,杭州一些学校推行的校服循环行动却“火出圈”(见12月21日海峡导报)。
        其实,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已发布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就提到倡导探索学生校服循环使用模式,共同推动绿色发展。诚然,推行“校服循环”,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也有利于培育学生建树“勤俭持家”的人生理念,值得期待。然而,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有的地方执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常常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以致数量庞大的旧校服被直接丢弃。
       缘何存在如此不尽如人意情况?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家长校服消费观念滞后;二是家长担心的卫生问题;三是有关政策仅止于“倡导”层面。
       实事求是地说,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购买新校服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算不上一笔大开销,因而不少家长抛开环保角度,只从经济角度看地认为“全新的也就几十块钱,没必要捡别人穿过的。”固然,学校没有权利硬性要求家长一定要从环保角度看“校服循环”,但学校可以大张旗鼓地宣传“校服循环”的好处,使得家长的消费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的确,经学生穿用过的的校服,难免沾染上一些污斑污点,这些污斑污点有可能损害孩子健康,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可以理解。但这不是放弃“校服循环”的理由,而是要求参与“校服循环”实际工作的有关方面把“校服循环”工作做得更好的依据。也因此,参与“校服循环”实际工作的有关方面对旧校服必须严格消毒,尽力使旧校服整洁如新。
        其实,关于“校服循环”,2015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制定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中早就提出相应的概念。然而,相关部门提出“校服循环”,仅仅止于倡导层面。“倡导”者,“率先提议”也。“率先提议”的事宜,即便是较为先进的,也未必是“硬杠杠”。换言之,“校服循环”即便利国利民,也未必是中小学校必需要做的事情。也因此,为了有效推行利国利民的“校服循环”,有关方面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把“校服循环”工作从“倡导层面”升级到“制度层面”,使中小学校的“校服循环”工作从“可做可不做”升级到“必须做到做好”。
     综上所述,可以预测,教育部门及学校只要千方百计改变家长的校服消费观念,从事“校服循环”实际工作的有关方面只要让家长放心使用旧校服,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只要把“校服循环”工作从“倡导层面”升级到“制度层面”,推行“校服循环”工作就一定能呈现更加生动活泼的局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