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学还有半个月,鄞州区骨干教师、东湖小学教师毕承宜开始在家长群里提醒大家调整作息,她还鼓励孩子们组建假期活动小组,结伴晨练(见8月15日宁波晚报)。
上午睡懒觉,这是不少孩子暑假生活的标配。眼下暑假已经过了3/4,这样的状态是否能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涯,也是很多家长担心的事情。其实,有时候孩子早醒了,就是在装睡,拉不起来。孩子之所以装睡,是因为缺失起床的动力。“结伴晨练”可以叫醒“装睡的孩子”。
我们知道,晨练有利于强壮身体、塑造体形等,可以增进健康,得到生活乐趣。如果家长把这些晨练的好处告诫孩子,引导孩子积极晨练,就等于给了孩子早起床的动力。另外,家长不妨约上住得近的或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一起开展晨练。孩子有了“伴”,可以互相监督、互相督促。这样一来,“结伴”也成了促使孩子早起床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是否乐于进行晨练,关键还在于家长的言传身教。有道是: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了喜欢晨练的家庭,有了喜欢晨练的父母,必将有喜欢晨练的孩子。否则的话,家长即便使再大的劲,也未必能叫醒“装睡的孩子”。
当然,正如睡懒觉的现象不是一天养成的,“结伴晨练”的好习惯也不是一日就能养成的。这就需要家长长期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长期担当起“第一任教师”的职责,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作息习惯和早起晨练的习惯,不能患得患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按照正常上学时的作息时间进行微调,努力保持原有的学习动力和生活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