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8月2日,随着清脆的法槌声落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特殊庭审——“青少年模拟法庭”,在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拉开帷幕(见8月4日宁波晚报)。
近些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屡有所闻,贬损教育环境,破坏社会秩序,伤害学生心身健康,危害家庭幸福。之所以出现如此不尽如人意情况,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学生法治意识淡薄;二是校园缺失“法治课”。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宁波外国语学校“闪闪红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庭审活动——“青少年模拟法庭”,给学生们补上一堂“法治课”。
据报道,此次模拟法庭以校园霸凌为背景,演绎一起校园抢劫案刑事庭审流程。在律师的悉心指导下,队员们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证人”“法警”等角色,以案例说法,用事实说话,通过现场模拟审判流程让队员们“沉浸式”感受法庭氛围,接受法治教育。整个“青少年模拟法庭”庭审过程,队员们各司其职,表现出色。“审判长”坐在审判席上全神贯注地主持庭审,确保了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公诉人”条理清晰地宣读起诉书,展现了法律的威严;控辩双方更是通过激烈的举证、质证交锋,将一个真实的庭审现场展现在大家面前。显然,如此“青少年模拟法庭”,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更是践行司法理念的实践课,必将促使学生们对法律实践有了更鲜活的认识,激发学生们自觉“以遵纪守法为荣”。与此同时,也让学生们意识到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应当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以法律己,以法护己,做新时代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拥护者。也因此,如此“青少年模拟法庭”,对减少乃至灭绝屡有所闻的“校园霸凌”事件,建设良好教育环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障学生心身健康,提升家庭幸福,必将大有裨益。
有道是: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换句话说,当学生们补上如此“法治课”,增强法治意识后,学生之间必将走向坦诚相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如此“青少年模拟法庭”,不是更值得大力推而广之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