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些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开办了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提升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颇得老年人点赞称道。然而,这些老年食堂,绝多数只为本村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却拒绝向邻村老年人提供服务。
一些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开办了老年食堂,好得很!这说明那里的村民有了继承和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传统美德的自觉性。但遗憾的是,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视野太狭窄,狭窄得只为本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根据村委会意见,食堂不对外村老人开放。如外村老人想来就餐,需要先经过村委会同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指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为自家村的老人解决了“吃饭难”,自然值得称道,但别家村的老人依然陷入“吃饭难”困境,却无不让人遗憾。怎样才能扩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视野呢?需要开办老年食堂的村委会,孝敬自家村的长辈时不忘记别家村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也就是说,不该给孝敬长辈设置“村界壁垒”。如果一个村庄为本村老人提供了午餐和晚餐之后,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视野尽力扩展一点,打破孝敬长辈的“村界壁垒”,不仅可以节省一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还可以提升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岂非善哉?
当然,这里牵涉到开办老年食堂的村委会的经济利益。这就需要有关街道(乡政府)统筹兼顾,积极协调对接,求得“一家食堂孝敬多村老人”的最佳方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