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宁波首款、同时也是全国首批试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药品,已完成首批次生产,有90余万盒,将于本月底发往全国各地,与用药者见面(见6月21日宁波日报)。
据报道,这是一款降压药,品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打开一盒最新生产的药品,抽出说明书展开,依旧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但说明书的左上角,多了一个二维码。手机微信扫码,打开电子版说明书,文字排版明显变得宽松,通过操作可任意放大查看其中内容。说明书上的字变大了,不用戴老花镜都能看清。
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群众吐槽已久,特别为老年用药者所诟病。事实上,药品说明书怎么改,浙江已经探索了6年。《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供了三种方案:字号放大,增加纸张;在现有附页说明书的基础上增加二维码,通过扫码获得大字版电子说明书;说明书简化并放大字号,同时可通过扫码等方式获取完整说明书。
此次宁波有关药企进行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工作,采用在纸质版说明书上加印二维码模式。老年用药者可扫码获得大字版电子说明书,从而看清说明书内容。应当说,如此“改革”,彰显了有关药企自觉“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继承和弘扬“老吾老及人之老”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可贵精神,值得期待。遗憾的是,此次改革“成果”,难能让所有老年人实现“共享”。设想一下,假如有老年用药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从而不会扫码获得大字版电子说明书,还不是照样陷入“看不请、看不懂”困境?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设想”并非“臆想”。须知,生活中还有不少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
其实,在我看来,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未必一定要借助二维码——电子版说明书。譬如,药品说明书可以着重描述“怎么用”“注意事项”“如何储藏”等等用药者必须关心的实用问题,省略那些患者无需弄懂且枯燥乏味的药理文字和专用术语,以腾出空间放大字眼。
总之,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宜在纸质版上下足功夫,让所有老年人实现“共享”,才大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