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3月26日披露:
由于春春(化名)和老公都是“社恐”人士,因此他们达成办婚礼的共识:不请伴郎伴娘、不搞婚庆、不接亲、不敬茶……春春成功将自己的婚礼“化繁为简”。无独有偶。小刘的婚礼更为精简。选择在男方老家举办婚礼的她,不仅无接亲、无伴郎伴娘、无仪式,妆造也是自己和朋友联手搞的。就是想一切都轻轻松松,亲朋好友高高兴兴地来吃个喜宴。
“四不婚礼”和“三无婚礼”的出现,无不表明,年轻人开始整顿自己婚礼,让人欣慰!事关婚事俭办,思之再三,觉得有必要议论几句。
反观近些年来社会上刮起的婚事大操大办歪风:借婚礼炫耀社会地位的有之、借婚礼讲排场行攀比的有之……凡此种种,不仅让办婚礼成为一种“甜蜜的负担”,而且还败坏社会风气。相形之下,“四不婚礼”和“三无婚礼”,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值得广大欲结婚的男女举一反三地借鉴了。
当然,婚礼大操大办与年轻人有关,但决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年轻人。其实,不少年轻人被卷进这股歪风,也是事出有因的:有的是迫于父母之命、有的是畏惧社会舆论……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也因此,要遏制婚礼大操大办歪风,要普及“四不婚礼”和“三无婚礼”,不能简单地拿年轻人开刀,更不能采取强制生硬的办法,而应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向举办婚礼的有关各方讲清利弊得失,大力宣扬“四不婚礼”和“三无婚礼”的好处,改变人们头脑中的旧思想、旧意识,建树新的社会舆论。
其实,婚礼不只是做“减法”,也可以做“加法”;婚礼是两个家庭、两个人情感联结的开始,而非一场炫耀社会地位的仪式。
“四不婚礼”和“三无婚礼”的出现,顺应了婚事俭办的需求,也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相信,只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持之以恒地向举办婚礼的有关各方讲清利弊得失,大力宣扬“四不婚礼”和“三无婚礼”的好处,久而久之,“积小流以成江河”,何愁不能早日形成婚礼俭办的社会新风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