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新民晚报载:申城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推出“延时服务”,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延长就诊时间,让市民的就医体验明显提升。
人生病是难能选择时段的。按照过去的惯例,谁碰到晚间得病或谁碰到白天没时间去医院,就只好自认倒霉。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八小时工作制”,如果商店也来个“八小时工作制”,公交、地铁也来个“八小时工作制”,到点就打烊。那么,岂不乱套了?可见,"八小时工作制”只能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条件下进行。
申城推出“延时服务”的医疗机构,是“推掉”了只方便自己,不方便病人的做法。其实,我们一切服务性工作,都是为满足市民群众需求的,都应该象他们那样,把市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多为市民群众着想,让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提升,心中充满温暖。不消说,这种乐于为市民群众服务、对市民群众利益负责的态度,正是践行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表现。
当然,医疗机构推出夜间门诊、周末门诊等“延时服务”,也意味着医疗机构在管理方面迎来不少新课题。也因此,医疗机构有必要考虑如何把好事做好,兼顾各方诉求,让医患都有实打实的获得感。唯如此,“延时服务”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才大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