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海峡导报披露:今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在厦门市残联的指导下,昨日,厦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式启动上线厦门首个残疾人公益性系列科普视频,打通残疾人家庭康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残疾人公益性系列科普视频,将为残疾人家庭送去关爱和帮助。残疾人公益性系列科普视频的启动,不仅为残疾人家庭打通康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为重要的是,开启了和残疾人一起“守护美好未来”的愿景,遂使城市温度大为提升。
“残疾人生来“残疾”,已经是够不幸的了。我们怎能责怪和嫌弃他们呢?责怪和嫌弃残疾人,这只是从近前利益的得失看问题,而忘记了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是每个社会成员对残疾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我们生活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尽力“预防先天残疾”,和残疾人一起“守护美好未来”。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责怪和嫌弃残疾人,则是不近人情、不讲道德的行为。希望至今还责怪和嫌弃残疾人的社会成员,好好地想一想,并在行动上切实改变一下对残疾人的态度。
宁波织密路网给人的启迪
8月24日宁波晚报披露:今年,宁波市要建成城市快速路4.1公里,续建13.3公里;全市新增城市道路61.6公里,提升城市路网密度;打通“断头路”共9条,提高路网通达能力。
路网增强,才能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承载力。也因此,从2011年宁波市首条高架快速路(机场快速干道)建成以来,目前该市已构建起主城区“口”字形快速路骨架网络,实现闭环成网,到2022年底总里程已达141公里。
路网的完善,能大大提升市民出行的便捷度和幸福感。所以,今年宁波市在坚持公交优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城市路网、停车、慢行等交通子系统,让市民拥有公交、小汽车、慢行等不同出行方式的自由选择。
织密路网打通“断头路”,让市民出行更通达。宁波市的做法,新人耳目,值得点赞。
近些年来,由于“政绩第一”思想的影响,我们有的地方领导,总认为只要贯彻党的中心工作,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才算抓“大事”。至于群众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总当成不足挂齿的“小事”。于是乎,群众的呼声他们听不见,群众的疾苦他们看不见。殊不知,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抓好“大事”,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诸如“行路难”之类的小事,往往牵连着千家万户。设想一下,群众走不好路、喝不上水、吃不上菜,还有可能集中精力支持地方政府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抓好“大事”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宁波市的做法,值得各地举一反三地借鉴。
希望各地地方政府领导,在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抓好“大事”的同时,切记抓好“凡人小事”。否则,因“小”失“大”,后悔莫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