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有积极意义

(2023-08-07 16:36:47)
标签:

文化

教育

时评

       8月7日海峡导报披露:8月5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厦门站启动仪式在同安区雪樵公园举行。据悉,此次厦门站启动仪式由央广网主办,同安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厦门站已于7月全面启动作品征集,厦门站颁奖仪式将于11月举办,进入终选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获推荐入围全国总征选。
        “经典朗读”以“中华大会”的形式表现,新人耳目,令人拍手叫好!
        好在哪里?好就好在:
        第一、孕育朗读人才有了摇篮。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因而朗读有一定的的技巧。所谓朗读的技巧,是指朗读者为了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而对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设计和处理,这些设计和处理是从作品内容出发的,它将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而能对有声语言作出符合作品内容的设计和处理的人,堪称朗读人才。但是,孕育朗读人才,则需要一个朗读者得以展示才华的平台。“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就是这样的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朗读者经过站站推荐选拔,有机会进入入围全国总征选的朗读者,便成为朗读者的佼佼者——堪称朗读人才。
       第二、发现优秀作品有了渠道。中华民族,泱泱大国,隐藏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但是,发现这些优秀作品,特别是符合朗读需要的作品,需要一个能让这些作品得以露脸的渠道。“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就是这样的渠道,由于朗读作品在这样的渠道中先由各个站征集,再经过层层推荐,有机会进入入围全国总征选的作品,则成为作品中的佼佼者——便堪称优秀作品。
       第三、激发了广大中小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说中小学生有不感兴趣的学习科目,语文则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学习科目,因为无论在中小学学生眼里,还是在他们的家长眼里,语文就是“说话”,人一出世就说话,说话还需要学吗?其实,并非如此,语就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把两者连在一起就叫语文。语文——要把话说好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由于“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的朗读者极大多数来自中小学,譬如,“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厦门站的朗读者就来自厦门市朗诵协会、厦门市国祺中学、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同安区洪塘头小学、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同安蔡丽曲少儿语言培训中心的朗诵家、“小小朗诵之星”们带来了闽南童谣《咱厝》、岳飞《满江红》等精彩的朗诵节目;由于参与这样的朗读活动,有望得奖,由于这样的朗读活动给语文教学平添了“有趣、生动、新鲜”等活力,这就使语文对中小学学生们产生了浓郁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中华经典诵读大会”对拓宽语文教学之路、对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积极意义。所以,笔者由衷希望“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越办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