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总工会在浙里办APP上线“群智空间”应用,让职工书屋“漂流”起来(见12月26日《工人日报》)。此举,新人耳目,颇得职工群众叫好。
近些年来,为了活跃职工读书活动,不少企事业单位创建了职工书屋。应当说,绝大多数职工书屋里的图书起到了服务职工的积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确有少数职工书屋里的图书“沉睡”在书库里,尚未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譬如截至目前,衢州市各级工会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设职工书屋513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职工书屋310家,全市职工书屋共有图书12余万册,就不乏有一些“沉睡”的书籍。不消说,图书“沉睡”在书库里的结果便是:造成图书资源浪费;致使部分职工读不到想读的书。也因此,为了促进职工读书活动更加活跃,需要地方总工会想办法让职工书屋“漂流”起来。
据报道,衢州市总工会今年8月在“群智空间”应用下搭建了“漂流书吧”场景,将分布在各个企事业单位数百家职工书屋以及职工个人藏书归集成一个云上大型虚拟图书馆,实现文化益智资源有效整合和群团文化领域数据开放共享。截至目前,已收录21家职工书屋的图书3.8万余册。衢州市总工会的做法。值得各地举一反三地借鉴。
或许有人要问:让职工书屋“漂流”起来,好处何在?答:好处至少有两方面:其一,能让职工借阅图书更加便利。如在浙里办APP上线“群智空间”应用下,职工借阅图书只需线上下单,想看的书就能免费送到家。因为“漂流书吧”的图书流转与邮政寄递系统直接打通,职工只需点击“一键借阅”后即可快递送达,实现“掌上点、零次跑”,有效推动群团部门文化益智服务方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变。其二、能让更多志趣相投的书友共同参与和享受阅读的乐趣。因为衢州市总工会在“群智空间”搭建了“以书会友”场景。在此平台上,后台智能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行为轨迹,推荐匹配兴趣相近用户,引导“书友”组成线上阅读兴趣小组,满足不同群体职工的兴趣爱好。
让职工书屋“漂流”起来,好处既然显见,各地总工会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已经由2023年1月1日浙江工人日报刊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