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当下年轻人的婚礼更倾向于个性化和体验感——礼金互免卡,你见过吗?(见10月12日南国早报)
据报道,于国庆黄金周期间举办婚礼的新杭州人小史和老公,在给朋友送请柬的同时送去一张他们设计的“礼金互免卡”,提醒朋友勿放礼金。据小史介绍,考虑到国庆黄金周属于结婚高峰期,为了减轻关系要好的未婚朋友们的经济压力,便萌生了设计“礼金互免卡”的念头。大家说好参加婚礼时都互不送礼金,考虑到中国人有包红包的仪式感,便在给他们送请柬的同时送去“礼金互免卡”,好让她们在参加婚礼时包在红包里送给我们。
别开生面的“礼金互免卡”,值得推广!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素称礼仪之邦。朋友结婚有喜庆,送上一份礼金,以表祝贺,原本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联想到近些年来变味的礼金庶几乎泛滥成风:不顾自身条件互相攀比的有之、设为投资与回报项目的也有之……为了刹住这一歪风邪气,传统的礼金表达方式确实也应该改一改了。如果在送礼事宜上互相攀比,甚至把送礼金视为“投资”,臆想“今日种竹,来日收笋”,将礼金当成一种生财之道,就势必使互相攀比的歪风越刮越猛,形成投资与回报的恶性循环,使婚事越办越奢,败坏社会风气,也与婚事关联的亲朋好友越办越穷,折损亲朋好友的“幸福感”。实事求是地说,近些年来,不少家庭之所以因办婚事返贫,原因或许诸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这样的“礼金互免卡”实在太少了。
新杭州人小史和老公推出的“礼金互免卡”,使结婚送礼具有了个性化和体验感,既减轻了朋友们的经济压力,又为移风易俗,创建婚姻新风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这个角度看,难道不值得拟结婚的新人们举一反三地借鉴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