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财政学》第15章在线测试

(2018-11-14 09:44:32)
《财政学》第15章在线测试
《财政学》第15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10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政府 B、财政部
C、企业及行政机关 D、财政工具
2、公债的排挤效应是指:()
A、发行公债使认购者实际收入减少 B、发行公债使银行存款减少
C、发行公债使货币流通量减少 D、发行公债使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减少
3、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D、支出效应
4、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现方式是:()
A、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D、减少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5、财政政策乘数说明:()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产生倍数扩张效应 B、增加税收对需求成倍缩减
C、财政收支相等也会产生扩张效应 D、以上都对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A、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B、收入的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2、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3、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是:()
A、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B、存款准备金制度
C、利率
D、公开市场操作
4、公债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A、排挤效应
B、替代效应
C、货币效应
D、收入效应
E、支出效应
5、从财政政策乘数原理分析可以得出的政策指导意义有:()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有成倍扩张
B、增加税收使需求成倍缩减
C、减少税收使需求成倍扩张
D、平衡的财政政策不具有扩张效应
E、增税的同时也增加等额的支出,同样有扩张效应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是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两种主要形式。
正确 错误
2、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一项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
正确 错误
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增大供给。
正确 错误
4、财政自动稳定政策的这种内在的、自动产生的稳定效果,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行发挥调节作用,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行动。
正确 错误
5、根据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正确 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