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律逻辑学》第11章在线测试

(2018-07-17 11:21:56)
《法律逻辑学》第11章在线测试
《法律逻辑学》第1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9:56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引用一些已知为真的命题,以确定某个命题的真实性或正当性的思维过程是
A、判断 B、推理
C、论证 D、反驳
2、“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因为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条件下,采取的分配形式只能或者是按劳分配,或者是按需分配,或者是平均分配。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觉悟还没有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社会产品也还远远谈不上极大丰富。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条件都还不具备,因而不可能实现按需分配。那么,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是否可行呢?也不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上,都已证明采取这种方法不仅害处很大,而且也行不通。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上述论证的方法是
A、反证法 B、演绎的直接论证
C、归谬法 D、淘汰法
3、“真理有阶级性吗?如果真理有阶级性,那就意味着某种认识是否真理要因阶级而异。这样一来,岂不是各个阶级就有各个阶级的真理了吗?若如此,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就不是实践,而是各个阶级的需要了。”这是对 的运用。
A、反证法 B、剩余法
C、淘汰法 D、归谬法
4、“被告李某虽然盗窃公款属实,但他在部队服役期间曾两次荣立三等功,是有立功表现的。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之规定,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被告李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上述论证中的错误是
A、偷换概念 B、转移论题
C、自相矛盾 D、模棱两可
5、“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不能看作是量刑时的一个依据。……在我国的社会制度下,刑罚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需要将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作为量刑的一个依据。上述论证中的逻辑错误是
A、偷换概念 B、转移论题
C、自相矛盾 D、模棱两可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在论证中,不需要再予以证明的论据,称为基本论据或原始论据,包括
A、事实性命题
B、自然规律、科学原理、定理
C、常识性命题
D、法律条文、有效的合同条款等
2、对论题的间接反驳方法有
A、另立相反论题反驳法
B、反证法
C、归谬法
D、淘汰法
3、论证中思维必须具有 ,才能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A、确定性
B、不矛盾性
C、明确性
D、论证性
4、下列议论中,违反同一律的是
A、“共同富裕就是大家一起富裕。”
B、“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赚钱多就是经济效益好。”
C、“被告人陈某已构成贪污罪。因为第一,被告人陈某开支较大,收支悬殊,经济来源令人可疑;第二,被告人经常是一个人在这个门市部做营业工作,贪污销货款有极为方便的条件;第三,该被告人经常发牢骚,嫌自己的工资太低。综上所述可见,陈某完全可能犯贪污罪。”
D、甲厂是该市轻工系统亏损企业中唯一没有亏损的一个小厂。
5、下列议论中,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的是
A、南极海岸地带的鸟很多,不过,那里鸟的种类却很少。
B、依我看,你今年不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也不一定不能考上研究生。
C、既同意“有的S是P” ,又同意“有的S不是P ”
D、依我看,你今年不一定能考上研究生,也不一定不能考上研究生。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论证通常只能说明或确定某个命题的真实性,而不能证实该命题的真实性。
正确 错误
2、反证法由反论题引出推断时,反论题作为假言命题的前件,必须是后件的必要条件。
正确 错误
3、反证法通过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确定反论题虚假或不正当,进而根据论题与反论题之间的矛盾关系,证明论题真实或正当。
正确 错误
4、既否定“所有S是P” ,又否定“所有S不是P ”,违反了排中律。
正确 错误
5、“我和他在一个实验室工作,相处快3年了,互相都比较了解。他工作中的那股干劲,在专业方面的那股钻劲,我发自内心的敬佩。但是我又不能不承认,我至今谈不上对他有什么好印象。”上述说法不违反逻辑思维规律。
正确 错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