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2018-10-09 16:03:00)
标签:
少儿美术美术教育 |
分类: 其他 |
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与绘画一样,手工也是儿童美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已有研究发现,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经历与绘画能力的发展经历大致相同。但由于手工属于三维创作,与绘画的二维创作还是有一些区别。
一、无目的活动期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由于手工能力的发展比绘画能力的发展更受动作、认知能力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影响,儿童早期手丁能力的发展较绘画能力晚。
2岁左右儿童开始有了初步的手工活动的尝试。但由于其手部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够成熟,认知能力发展也很有限,他们的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同时他们不能理解手工工具与材料的性质,也不能使用手工工具与材料。严格意义上讲,这时的儿童手工活动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郝维茨(AIHurwitz)认为儿童早期的探索“是动作定向的,它仅仅是接近与拿取材料的动作。这时儿童的行为明显地表现为他仍然不能想象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泥塑活动与纸工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儿童不能有目的地制作出形象。他们最初拿到黏泥时只会无目的地用手拍、抓或者把泥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只会拍泥或手握着泥,时而将泥掰开,时而又把泥揉成团。儿童这时把泥当作一种玩具,觉得这种东西和别的东西不一样,很好玩,能够变形,至于要做什么,则很少考虑。起初儿童塑造出来的形象是非常粗糙的。玩泥带来的触觉感与形态的变化,给这个时期的儿童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在剪纸活动中,他们最初也是不知道剪刀的用途,只是玩弄剪刀。纸和剪刀不能配合,纸张常常被绞在剪刀里,很难如愿剪出形状。但到了这个阶段的后期,儿童手工能力随着大小肌肉群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发展,他们可以做出圆球,开始用圆球代表身边的各种物体,这和绘両中儿童用圆代表一切事物是完全一样的。
总体上看,这个阶段的儿童应该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的,更多的是满足于操作的过程,自主活动的快感与不同质地的材料、工具给他们带来的极大快感与体验。为儿童提供手工活动的机会,提供安全、卫生、可用的操作材料、工具,应该成为家长的重要工作。
二、基本形状期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儿童手工发展的基本形状期大约与绘画的象征期相当。在这个阶段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发展到了有意图的尝试,他们开始有了先想好再做的基本能力。
到了四五岁,儿童随着年龄和经验的渐长,知觉越来越敏感.觉察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并注意到物体的细节,他们会进行比较,对动作的结果更加注意。儿童希望做出来的东西与真的东西一样。同时他们手的动作也越来越精细,从手掌动作发展到手指动作,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也就丰富和复杂起来。他们已能塑造出小动物,还能塑造两个以上的形象组成简单的情节。儿童的纸工包括折纸、撕纸和剪纸。儿童纸工的能力较绘画和泥工能力发展较晚一些。一般来说儿童要到4岁才开始学习折纸。而这个时期的儿童很难折出成形的东西,儿童学习折纸,需经成人的悉心指导。开始时,他们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折叠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玩具,而儿童折纸能力发展很快,到5岁时,能折出比较复杂的东西,而且折得比较平整端正。儿童的撕纸是一个由无意识玩纸到有意识地撕出一定的图形的发展过程。开始时,儿童拿着纸翻来覆去地改或是一点一点地把纸撕成小块;然后他们模仿大儿童在纸上撕出洞.蒙在脸上嬉戏;再后便学着撕一些比较复杂的形象。剪纸也始于自发的练习活动,渐渐发展成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一般四五岁的儿童剪出的图形是非常简单的,这时的儿童不大会用剪子尤其是不会配合剪的动作转
动纸。
三、样式化期(5—7岁)
5岁以后的儿童由于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增强,加上已经具有一定的手工知识与技能基础,他们的表现欲望很强。他们不仅喜欢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其熟练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在泥塑活动中,儿童能够搓出各种弯曲、盘旋的棒状物,还能借助一定的物体进行有细节的物象造型。如儿童可以借助月饼盒与自己做的方形、二.角形以及梯形的泥块建造房子(图4-23),他们能用较为流畅的方法进行连接,使得制作的物品的整体性能提高。他们能借助辅助工具表现物象的细节、特征。他们能做小蝌蚪,也能做小青蛙,包括细长的蝌蚪尾巴与小小的青蛙脚,能用牙签、树枝为小动物、人物刻画眼睛、鼻孔甚至毛孔等。大多数儿童开始出现独立式的圆雕作品。在纸的运用方面,儿童在教师或者其他成人的辅导下,可以在剪纸、折纸、纸的干塑(图4-24)与湿塑等方面开展有效的活动。他们不仅能连续剪直线,而且能剪曲线。剪窗花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尝试。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可以通过纸工操作的示意图进行美工创作。他们捏、揉、挖、连接、粘贴、编织、扎、染等的技能已经比较熟练。所以从这个阶段开始,可以大幅度扩展儿童美工活动的类型。
随着儿童年龄的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到了8岁以后,他们手工表现的精细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展。
总体上看,儿童手工活动要经历随意玩耍和娱乐游戏阶段,模仿、体验和尝试阶段,学习、想象和创造阶段。儿童的绘画与手工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我们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注意绘画、手工能力发展关系的内在联系,如在石头上进行造型创作(图4-25)、在纸的干塑作品上描绘(图4-26)等,这样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智力与造型活动能力。但绘画属于平面造型,手工则很多是属于立体形态的创造,是三维立体的。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具有阶段性特征,儿童掌握绘画进行二维造型要早于手工立体造型。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