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与那个(4)
(2022-11-26 08:32:46)这个与那个(4)
鲁迅
四
(怕失败而不敢改革,就永远不会进步;如同怕“流产”而不敢怀孕,就永远没有孩子一样。提倡一种勇敢改革,无惧失败的精神。)
近来对于青年的创作,忽然降下一个“流产”的恶谥,哄然应和的就有一大群。我现在相信,发明这话的是没有什么恶意的,不过偶尔说一说;应和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世事本来大概就这样。
1、“流产”的来历。
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2、几种保守的心态。
智识高超而眼光远大的先生们开导我们:生下来的倘不是圣贤,豪杰,天才,就不要生;(胡闹)写出来的倘不是不朽之作,就不要写;(胡闹)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或者,至少能给我(!)有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胡闹)……
3、几种反对新事物的心态。
那么,他是保守派么?据说:并不然的。他正是革命家。惟独他有公平,正当,稳健,圆满,平和,毫无流弊的改革法;现下正在研究室里研究着哩,——只是还没有研究好。
4、没有稳健的改革。
什么时候研究好呢?答曰:没有准儿。
5、耽误改革。(第一部分,几种保守心态。)
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决不会因为他的走法幼稚,怕要阻碍阔人的路线而“逼死”他;也决不至于将他禁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够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以孩子学步为喻,提倡了改革会有麻烦,甚至失败,但是比保守有意义,最起码它在进步。)
6、提倡改革的意义。
古来就这样,所谓读书人,对于后起者却反而专用彰明较著的或改头换面的禁锢。近来自然客气些,有谁出来,大抵会遇见学士文人们挡驾:且住,请坐。接着是谈道理了:调查,研究,推敲,修养,……结果是老死在原地方。否则,便得到“捣乱”的称号。我也曾有如现在的青年一样,向已死和未死的导师们问过应走的路。他们都说:不可向东,或西,或南,或北。(东西南北都不可走,就是原地踏步,不能前行。)但不说应该向东,或西,或南,或北。我终于发见他们心底里的蕴蓄了:不过是一个“不走”而已。
7、反对改革的心态。
坐着而等待平安,等待前进,倘能,那自然是很好的,但可虑的是老死而所等待的却终于不至;(不走路的害处)不生育,不流产而等待一个英伟的宁馨儿(“这样的孩子”的意思,晋宋时代俗语。《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那自然也很可喜的,但可虑的是终于什么也没有。(怕流产的害处。)
8、反对改革的害处。
倘以为与其所得的不是出类拔萃的婴儿,不如断种,那就无话可说。(无人愿意断种,人类就会断绝。)但如果我们永远要听见人类的足音,则我以为流产究竟比不生产还有望,因为这已经明明白白地证明着能够生产的了。(即使是“流产”,也表明她可以生育,如果连失败都没有,最起码表明他没有前行。一句俗语,不做事虽然不会失败,但是也绝对没有成功。)
9、提倡改革的意义。(第二部分,只有改革才会有希望。)
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