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录四十九
(2021-01-04 15:10:51)随感录四十九
鲁迅
(前浪要给后浪让路,放他们到自由风发的位置上去。题目可以是:《后浪与前浪》)
我们从幼到壮,既然毫不为奇的过去了;自此以后,自然也该毫不为奇的过去。
第一部分,事物的健康发展是应该新陈代谢的。
可惜有一种人,从幼到壮,居然也毫不为奇的过去了;从壮到老,便有点古怪;从老到死,却更奇想天开,要占尽了少年的道路,吸尽了少年的空气。(当我们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的离开,给年青人让开道。不要阻挡他们前行的道路,做历史发展的绊脚石。)
少年在这时候,只能先行萎黄,且待将来老了,神经血管一切变质以后,再来活动。所以社会上的状态,先是“少年老成”;直待弯腰曲背时期,才更加“逸兴遄飞”(语见唐代王勃《滕王阁序》,指开心飞扬),似乎从此以后,才上了做人的路。
可是究竟也不能自忘其老;所以想求神仙。大约别的都可以老,只有自己不肯老的人物,总该推中国老先生算一甲一名。(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一名,即第一等第一名,也就是“状元”。这里指第一)(得势的老年人是多么自私、无聊啊,不但想占尽一切偏宜,连年龄也想占了。这和有的官员改换年龄,让自己迟点退休,多点作孽有什么区别呢?)
万一当真成了神仙,那便永远请他主持,不必再有后进,原也是极好的事。可惜他又究竟不成,终于个个死去,只留下造成的老天地,教少年驼着吃苦。
这真是生物界的怪现象!
第二部分,讽刺了那些贪恋权力的人。
我想种族的延长,──便是生命的连续,──的确是生物界事业里的一大部分。何以要延长呢?不消说是想进化了。但进化的途中总须新陈代谢。所以新的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壮,旧的也应该欢天喜地的向前走去,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进化的路。(先生指出了前辈和后生之间的关系。前辈总会离开历史舞台的,而且应该离开。离开的时候要自愿,要开心,要为后辈的成长而高兴。不要尸位素餐,更不能挡着后辈前进的路。那作为后辈的,也要感谢前辈的栽培,最起码要感谢前辈的高风亮节,不恋高位。)
老的让开道,催促着,奖励着,让他们走去。路上有深渊,便用那个死壤平了,让他们走去。(前辈还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
少的感谢他们填了深渊,给自己走去;老的也感谢他们从我填平的深渊上走去。──远了远了。
明白这事,便从幼到壮到老到死,都欢欢喜喜的过去;而且一步一步,多是超过祖先的新人。
这是生物界正当开阔的路!人类的祖先,都已这样做了。
第三部分,赞许那些勇于给后辈让路的人。
(中国历来多是老年政治,皇帝不到死的那一天,不愿意交出他的位置来。即使病了、傻了、动弹不了了,但是如果不咽气,就是不愿退出历史的舞台。即使这样,还要指定自己的接班人。并且写出“圣旨”,要求活着的人,或者他的徒子徒孙,按照他的路子往下走。真是可悲啊!对权势的迷恋、不舍,真的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中国就很少有真正的改革,都在走前任的老路,或者修修补补的破路,反正不能彻底的走一条新路出来。如果有,也是前任的仇敌,或者是爆发革命了。
这是一篇文采焕然而睿智明澈的哲理散文诗。)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署名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