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录三十六

(2020-12-09 15:52:11)

随感录三十六

鲁迅

(闭关锁国,抱残守缺,国粹有了,国家可能就没了题目可以是:《国粹与亡国》

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
  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

第一部分,如果只会保守,就会从世界出局。
  我以为“中国人”这名目,决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譬如埃及犹太人(他们最先住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等地,公元前一三二〇年,其民族领袖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前往迦南(巴勒斯坦)建国。因为他们来自埃及,故有埃及犹太人之称。公元七〇年为罗马帝国所灭,绝大部分犹太人流散到西欧和世界各地),无论他们还有“国粹”没有,现在总叫他埃及犹太人,未尝改了称呼。可见保存名目,全不必劳力费心。
  但是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

第二部分,只要国粹,就没有了国家。

有人说:“我们要特别生长;不然,何以为中国人!”
  于是乎要从“世界人”中挤出。
  于是乎中国人失了世界,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这便是我的大恐惧。
    第三部分,没有了国家,有国粹是最大的不幸。

(曾几何时,面对外人的指责,我们常常会拿出“中国特色”这一块挡箭牌来作掩护。其实,这说滥了的“中国特色”并不是当代人的发明,而是很久以前的“国粹家”就已经发明的了,只是当时称叫“特别”,不叫“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如果太多,太特别,不和“世界特色”相有无、沟通,就只能算是自欺欺人、抱残守缺,亡国是必然的。好在我们在提倡“中国特色”的时候,还有个好的主张,就是“改革开放”。既保住了国人,又保住了国家。幸哉!)
                                                    一九一八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感录三十五
后一篇:随感录三十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