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门前融冷光”中之“融”

(2018-05-04 17:25:15)

“十二门前融冷光”中之“融”

沈先良

人们因为受到暖融融的暗示,也会把“十二门前融冷光”之“融”释为暖意融融,这是一个误解。

箜篌本来就是善于模拟出凄凉之音的乐器,据《汉书·郊祀志上》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也许即使是二十五根琴弦,发出的悲音也够凄惨的。因为“芙蓉泣露”“逗秋雨”“江娥啼竹素女愁”“老鱼跳波瘦蛟舞”“露脚斜飞湿寒兔”等诗句,也足以证明其冷凄凄的凉意,丝毫看不出其中有些许暖意。

朱世英先生解释这句话时说,“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这样的解释明显有问题:因为箜篌善于悲音,没有温暖的元素在,怎么能消融“冷气寒光”?冷的和冷的之间可以互相去除、融化吗?“深秋季节的风寒露冷”一语来的也很突兀,不错此时是秋季,但不一定就有寒风露冷;“吴丝蜀桐张高秋”,用天高气爽的美好时光来修饰箜篌的美妙,突然来了一场大雨大风,是大煞风景的。

“十二门前融冷光”中的“融”是笼罩、融合的意思,长安城的十二道城门,或者说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音乐创作的风和雨,而不是自然界中的风雨。这当然是李贺高超的艺术技巧,他化虚为实,以视觉写听觉,使用通感的手法,写出了李凭所奏之箜篌凄音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跟着大师学李贺(1)》

201854日(多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