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陵,将陈年往事娓娓道来[原创+高清图片]

标签:
旅游图片历史文化健康 |
明显陵,位于湖北钟祥市郊的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于2000年11月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
湖北钟祥明显陵
湖北钟祥明显陵敕谕碑
明显陵是我国中南六省区唯一一座明代帝陵。显陵的占地面积大,据史料记载推算,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
湖北钟祥明显陵
驱车到达钟祥明显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区的牌坊。
湖北钟祥明显陵景区牌坊
不少人对这个陵墓知道的比较少,我也是查过资料才知道了其中的一些故事。根据了解到的史料,到达现场会让人更能直观的了解这段历史。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显陵整个建筑四平八稳,左右结构对称。
朱祐杬(1476年7月22日——1519年7月13日),是明宪宗第四个儿子,受封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兴王,死后葬于钟祥的松林山。
当年,明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没有子嗣,群臣就从明朝宗师中选择了一个皇族孩子当皇帝,因此选中了在湖北钟祥当王爷的朱厚熜,即嘉靖皇帝,嘉靖去了北京当皇帝。此后嘉靖皇帝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他父亲的王爷墓升级为显陵。显陵的大规模改建扩建工程,历时47年,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
明显陵的大多数通道都弯曲的,犹如龙形。据说,嘉靖皇帝为了彰显其父的帝王之位,将许多通道修成了龙形,而这一设计,是有别于明代所有皇陵的。
湖北钟祥明显陵
湖北钟祥明显陵
古道在历经若干年后,只保留了一部分当年的石板,曾经完好的石板在数百年里早已被起出做为它用了。
这座历史遗留下的皇陵为人们了解曾经的故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来到明显陵,一定要知道龙麟神道是怎么回事。
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神路龙鳞具体做法的陵寝。中间铺筑石板,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谓之“龙鳞”,外边再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道”——龙形神道。这种做法既能满足陵寝建筑的功能需求,又经济可行,充分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同时也为明代其它陵被神路的复原提供了实物依据。
湖北钟祥明显陵
湖北钟祥明显陵龙麟神道
湖北钟祥明显陵规模宏大,这是龙麟神道
湖北钟祥明显陵
从门洞看明显陵的龙麟神道, 很有美感
湖北钟祥明显陵
从显陵第一道门进入后,需要跨过御河上的五座御桥和五道城门。每一坐御桥和城门都不一样。
湖北钟祥明显陵新红门
湖北钟祥明显
湖北钟祥明显陵新红门
湖北钟祥明显陵旧红门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桥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河桥
从旧红门的门洞看明显陵的御河桥
湖北钟祥明显陵旧红门
御沟,以其形式明确结合风水意向的“弯曲有形”,被当地称为“九曲河”,是显陵陵区的主要排水设施。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沟,然而显陵御沟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现风水理论之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河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河完善的宫殿排水系统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河桥
走过第四座桥后,道路两旁除了树立各种动物雕塑外,还树立了文臣武将。这些雕塑栩栩如生,与很多皇陵的雕塑基本相似。数百年过去了,显陵的部分动物雕像已经风化,但那些文臣武将们,仍然轮廓清晰并忠实地伫立了数百年。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像生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像生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像生
湖北钟祥明显陵龙麟神道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像生,已矗立数百年的文武百官雕像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像生,雕像形象惟妙惟肖,神态不一
走到第五座御桥后,就到陵墓最神秘的地方了。在偌大的广场上,有一座圆形的池塘,池塘的水位几乎与地面齐平。据导游说,池塘水位很多年一直这样,附近的居民也是这样说的。500年来水位不枯,一直是个未解之迷。对于这座深不见底的池塘,附近人们也代代相传,说池塘的底部才是地宫的入口。可能正因为这样,明显陵至今未被盗墓者得手。
湖北钟祥明显陵外明塘
绕过池塘,就到了明显陵的陵恩门。
这道门是内城紫金城的正门,两侧各有一堵墙,墙上是精美琉璃琼花图案。这座门里,是显陵最精彩然而也是最令人遗憾的地方。明末,显陵遭到破坏,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原本壮观的雕栏玉砌被李自成的部队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清代,显陵在地方官员的干预下,曾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显陵现存一通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地方官员要求乡里保护显陵的告示。
湖北钟祥明显陵敕谕碑
湖北钟祥明显陵
紫金城被破坏掉而散落满地的砖瓦琉璃,也不断地被附近守陵人的子孙们所蚕食。
多年以前,经常有农用车一趟趟地拉这里的明砖汉瓦,直至1988年,明显陵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后,这种破坏才得以真正的管制。
走在这些明代皇陵遗址上,看着只剩下台阶和基石的地基,会让人浮想联翩,甚至想穿越时空,去明朝嘉靖年间走一遭。
湖北钟祥明显陵的宫殿基柱俯视照
相传紫金城当时金碧辉煌,就连南迁北移的鸟儿都会在耀眼的琉璃下纷纷在此坠落。可想而知,明显陵当时的绚丽。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檐兽
湖北钟祥明显陵棂星门
湖北钟祥明显陵棂星门雄伟厚实
湖北钟祥明显陵棱恩殿遗址上的雕饰,可惜只剩下了残岩断壁
湖北钟祥明显陵龙麟神道双柱门
湖北钟祥明显陵,数百年前的琉璃墙砖依然色彩斑斓
湖北钟祥明显陵
雕栏玉砌的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桥上的石柱
保留最完好的墙壁——明显陵双茔城照壁,从这堵墙上可想象当时的金碧辉煌。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照壁侧面的样子,这是保留最完好的墙壁。
残破的琼花还残留着火烧的痕迹,但数百年前的琉璃墙砖依然色彩斑斓
被李自成部队付之一炬的紫金城遗址,明显陵紫金城遗址的宫殿地基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前的望柱
湖北钟祥明显陵棱恩殿遗址
在紫金城内,当地文物单位设下一处供游人烧香的香台,不少游人都在此敬香祈求,祈求上苍保佑自己及家人健康平安。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陵碑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碑楼
明显陵的碑亭众多,可谓显陵的第二个特点,同时也增加了显陵旅游的特色。明代帝陵中的皇陵和孝陵原本都只建有一座碑亭,即皇陵的重建皇陵碑亭、孝陵的神功圣德碑楼。直到嘉靖帝即位,分别封皇陵、孝陵、祖陵的所在地为“翔圣山”、“神烈山”和“基运山”并加建碑亭(祖陵另建祭告碑亭)之后,三陵才各有两座碑亭。嘉靖皇帝在长陵陵门内左侧增建碑亭一座,并在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前添建功德碑及碑亭,只是有碑无字。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陵碑
从旧红门的门洞看明显陵御碑楼
在显陵的规划布局中,可能与睿宗和世宗笃信道教有关,按风水意向设计了内、外明塘。“明塘”取“明堂”谐音,明堂是风水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内明堂不宜太宽阔,可“藏风聚气”;靠近外围的,为外明堂,要宽阔而忌狭窄,以为长久发展之计。内明堂的位置在棱恩门前,在较为开阔的广场中凡设置一池塘,称作“内明塘”。在中轴线上旧红门以南,还有一外外明塘。内、外明塘的建置为天寿山各陵所无,同时也是现在已知明代陵寝中的孤例。
湖北钟祥明显陵外明塘
明显陵的瑶台与双茔城在明代帝陵中,前后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显陵前后两个宝城的形成与其主人身份的变化紧密相关。前宝城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规制建兴献王坟时建造的。
朱厚熜登基后,追封其父为“兴献帝”,嘉靖十七年,朱厚熜母亲病故,嘉靖帝派人调查并打开了显陵地宫,将其父母合葬于新寝,两宝城之间用很长的平台连接起来称为“瑶台”。所以在明代陵寝中,独显陵有两个宝城,中间有一瑶台的特殊格局,且每个宝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哑巴院和琉璃影壁,并有独立的排水系统,非常独特。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
湖北钟祥明显陵前宝城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城墙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城墙,上面 很高 很宽,但从上面看不出来
显陵在陵区周围建有高墙,与陵宫区围墙相对,分别称为外罗城和内罗城。显陵的增筑系仿天寿山七陵之制,而此七陵只有陵宫区围墙,每座陵寝并无单独的外罗城,只是在天寿山陵区周围建有防卫城墙。显陵之后,世宗在为自己修建永陵的时候,在陵宫区围墙之外,加建了外罗城一道,并为后世的定陵所仿效,形成了独特的帝陵制度。因此,可以说显陵的外罗城是永陵、定陵外罗城的先声。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城墙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城墙,从内侧可以看出墙很高
湖北钟祥明显陵双茔城城墙,从外侧可以看出墙很高很坚固
从明楼门洞看明显陵双茔城照壁
明楼门洞看明显陵的望柱,很有特色,很具有艺术美感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香炉
明显陵的石雕造诣水平很高,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石雕,动物 、人物、香炉、望柱、石碑等等。
湖北钟祥明显陵石香炉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桥上的石兽
湖北钟祥明显陵棱恩殿遗址的螭首
湖北钟祥明显陵明楼前望柱上的石兽
湖北钟祥明显陵棱恩殿遗址的螭首
http://s14/middle/006Ne7x3zy7gOqCCojz8d&690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桥上的兽雕,这个龙雕让我想起来“叶公好龙”的故事,一个雕塑尚且这么有气势,真要
从天而降一条真龙,不瘫软在地才怪呢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桥,桥上的雕塑工艺水平相当高
湖北钟祥明显陵敕谕碑
http://s9/mw690/006Ne7x3zy7gR7ZM5Bec8&690
湖北钟祥明显陵敕谕碑
湖北钟祥明显陵御桥上的石兽
湖北钟祥明显陵的这个动物雕塑很神气,神气了数百的动物雕塑,哈哈哈
湖北钟祥明显陵的动物雕塑不是一个而是一组,个个都很神气
湖北钟祥明显陵新红门
湖北钟祥明显陵世界文化遗产碑
此次游览到此结束。再见!明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