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8亭榭楼阁,寺庙殿廊,蓬门荜户,丈室绿窗。

标签:
中华字经 |
分类: 中华字经 |
A38亭榭楼阁,寺庙殿廊,蓬门荜户,丈室绿窗。
A38亭榭楼阁,寺庙殿廊,蓬门荜户,丈室绿窗。
A38-1亭(tíng):〈名〉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后指驿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说文》
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经音义经》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释名·释宫释》
为泗上亭长。――《汉书·高祖纪》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晋·干宝《搜神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如:亭邮(驿站);亭民(驿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驿亭。寺,办公的官署);亭舍(驿亭的客舍);亭传(客栈);亭置(邮亭驿站);
亭tíng
⒈亭子,一般是圆顶或多角形无墙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花园或公园里,供休息:凉~子。八角~。
⒉亭式的或结构简单的小屋子:邮~。书报~。售货~。
⒊适中,均匀:配色~匀。
⒋[亭当]也作"停当"。妥贴。
⒌[亭午]中午,正午。
⒍[亭亭]耸立的样子:~ ~玉立。
A38-2榭(xiè):<</span>名>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湖旁筑几条长堤,堤上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隋唐演义》
楼观亭榭。――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舞榭歌台。――宋·辛弃疾《永遇乐》
又如:歌台舞榭;
古代指无室的厅堂。也为藏器或讲军习武的处所。
将谋于榭。――《左传》
榭xiè
⒈筑在高土台上的房子:水~。歌台舞~。
⒉〈古〉讲武堂。
A38-3楼(lóu):<</span>名>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又如:一楼;二楼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如:暗楼;阁楼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楼(樓)lóu
⒈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房屋:~房。高~。又指楼房的一层:我住二~。他住四~。
⒉建筑物有上层结构的:鼓~。城~。
楼lǘ 1.见"离楼"。
A38-4阁(gé):<</span>名>形声。从门,各声。本义: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门限。
閣,所止扉也。门开则旁有两长橜(jué同橛)杆辂(lù车前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之,止其自阖(hé)也。――《说文》
高其闬(hàn巷门)阁。――《左传》。
所以止扉谓之阁。――《尔雅》。郝懿行疏:“此阁以长木为之,各施于门扇两旁,以止其走扇。”
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接屋连阁。――《淮南子·主术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杜牧《阿房宫赋》
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
阁gé
⒈楼房的一种,一般两层,周围开窗,供游息、藏书等用:亭台楼~。文渊~,在故宫。佛香~,在颐和园。
⒉旧称女子的卧房:闺~。
⒊旧时宫中的政务机关,近代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内~。组~。~员。 [阁下]对人的尊称。现多用于国际交往中,〈表〉礼貌:~下请进。
⒋旁门,小门:开东~以延贤人(延:迎接)。
A38-5寺(sì):<</span>名>形声。小篆字形,从寸,之声。寸与法度有关。本义:古代官署的名称。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如:大理寺(职掌审核刑狱案件)。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寺,官舍也。――《三苍 》
寺,官也。――《广雅》。按,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
令骑奴还至寺门。――《汉书·何竝传》。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
城郭官寺。――《汉书·元帝纪》。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列寺七里。――左思《吴都赋》
又如:寺正(大理寺正卿的略称);寺舍(官舍。官署);
寺sì
⒈〈古〉中央机构名或官署名:大理~。府~宽敞。
⒉佛教、伊斯兰教等居住或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庙。佛~。清真~。
寺shì 1.近侍。常指阉人。
A38-6庙(miào):<</span>名>形声。从广,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廟,尊先祖貌也。――《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
庙祧(tiāo古代称远祖的庙)坛墠(shàn古代祭祀或会盟用的场地),鬼祭先祖也。――《广雅·释天》
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尔雅·释宫》
寝庙必备。――《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
复于小庙。――《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
太庙,天子明堂。――《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庙成。――《战国策·齐策四》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贾谊《过秦论》
庙(廟)miào
⒈供奉祖先、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住所:家~。龙王~。孔~。二王~(该庙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
⒉〈古〉朝廷、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堂。廊~。
⒊[庙会]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所举行的集市:赶~会。
A38-7殿(diàn): <</span>名>形声。本义:击声,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苍鹰搏击于殿上。――《战国策·魏策》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杜牧《阿房宫赋》
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聊斋志异》
有举孝子者先上殿。――《汉书·黄霸传》
浮屠北有佛殿一所。――《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又如:宫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殿陛(帝王宫殿的台阶。借指朝廷);殿直(在宫殿中值勤的人);殿使(皇帝派遣的使臣);
殿 diàn
①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拜、理政事的房屋:佛~、太和~。
②在最后:~后。
【殿阁大学士】官名。明太祖开始设立。主要侍从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初无实权,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实际掌握宰相之权。
【殿后】行军时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殿军】①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②参加体育、文艺等竞赛的最后一名。也指获得优胜的最后一名(一般是第三名)。
【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皇帝在殿廷上亲自考核会试录取的贡士。始于唐武则天时。根据成绩分若干等次,委以不同的官职。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又称廷试。
【殿下】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
A38-8廊(láng):〈名〉形声。从广,郎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周围的屋。
平公恐惧,优于廊室之间。――《韩非子·十过》
又如:廊房(廊室。殿堂周围的房舍);廊屋(廊室);廊庑(wǔ)(堂前的廊屋;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
走廊。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王维《谒瑀上人》
入门穿廊,过前后厅。――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游廊(连接两个或几个独立建筑物的走廊);廊牙(廊檐下像牙齿般的装饰);廊厩(围廊旁的房舍);
朝廷、国家。如:廊肆(即廊庙。指朝廷);
廊láng
⒈有覆盖顶的过道:长~。
⒉屋檐下或屋内的过道:~檐。走~。
⒊厢房:侧~。
A38-9蓬(péng):〈名〉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蓬,蒿也。――《说文》
彼茁者蓬。――《诗·召南·驺虞》
桑蓬矢六。――《礼记·内则》
若纵火于秋蓬。――《楚辞·沈江》。注:“蒿也。”
飘萍浮而蓬转。――潘岳《西征赋》犊
又如:蓬厂(草棚);蓬窗(草窗,意为破败的窗户);蓬麻(比喻良好的学习环境);蓬转(蓬草随风飞转);蓬衡(陋室茅舍;蓬户衡门);蓬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穷人的住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某些植物果实的外苞。
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李渔《芙蕖》
蓬péng
⒈[蓬草]也叫"飞蓬"。两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夏季开花呈白色或略带淡紫色,果实有绒毛。嫩苗可做饲料。
⒉散乱:乱~ ~的杂草。~头垢面。
⒊[蓬松]松散:~松的茅草。
⒋[蓬勃]旺盛:朝气~勃。
⒌[蓬筚][蓬门筚户]蓬草、荆竹树枝等编的门。形容穷人的住房。筚同荜。
6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 来可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A38-10门(mén):<</span>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房屋、围墙、车船。
门(門)mén
⒈建筑物的进出口,设在进出口能开关的装置,泛指进出口:前~。城~。洞~。飞机~。
⒉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炉~。球~。电~。
⒊诀窍,途径,方法:窍~。入~。找~路。
⒋家,家族:一~大小。双喜临~。灭~之祸。
⒌宗教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佛~。左道旁~(指不是正经的东西)。
⒍分类:~类。分~别类。
⒎跟师傅有关的:~徒。同~(师兄弟)。
⒏量词:三~大炮。四~课程。
⒐[门巴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A38-11荜(bì)<</span>名>形声。本义: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荜同筚。
筚,荆竹织门也。亦作荜。――《玉篇》
荜露兰蒌,以处草莽。――《史记·楚世家》。裴驷集解引服虔:“荜露,柴车素木也。”
豆名。
土贡:火筋、荜豆、澡豆。――《新唐书·地理志一》
又如:荜路(柴草);荜门(用荆竹和树枝所编成的门);
荜 bì[荜露](-lù)〈名〉柴车>《史记·楚世家》:"~蓝蒌,以处草莽。"
荜(筚)路蓝缕: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蓝缕也作荜路蓝缕。
A38-12户(hù):<</span>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户,半门曰户。――《说文》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
窥其户。――《易·丰》
设于户西。――《仪礼·聘礼》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礼记·礼器》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出户望南山。――晋·干宝《搜神记》
出户南望。
窗户皆闭。――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户下(门边;户住的属下。多指奴婢或门客);户牡(门钥);户门(守门的人);
户hù
⒈指单扇的门(一扇叫户,两扇叫门)。泛指门:夜不闭~。
⒉人家:住~。一家一~。家喻~晓。
⒊户头:储~。用~。
⒋[户口]住户和人口。
A38-13丈(zhàng):<</span>量>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丈,十尺也。――《说文》
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小尔雅》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白发三千丈。――唐·李白《秋浦歌》
百丈冰。――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长丈许。――明·魏禧《大铁锥传》
又如:丈尺(以丈、尺为单位来计量);丈六(一丈六尺);丈数(一丈多;丈把)
丈 <</span>名>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丈zhàng
⒈市制长度单位。十尺是一~。
⒉测量长度、面积:~量。~地。
⒊[丈人]①对年长人的尊称,也简称"丈":老~。②岳父,称妻子的父亲。
⒋[丈夫]①成年男子。②妇女的配偶,跟"妻子"相对。
A38-14室(shì):<</span>名>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室,实也。――《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易·系辞》
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说文系传》
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礼记·曲礼上》
室shì
⒈房屋:教~。寝~。入~。
⒉工作部门:办公~。资料~。
⒊〈古〉指妻子:夫有~。
⒋〈古〉指家,家族。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A38-15绿(lù):<</span>名> 通“菉”。一种野菜。
终朝采绿,不盈一掬。――《诗·小雅·绿竹猗猗》
[文]∶帝王受命的符箓。后作“箓”。
河出绿图,地出乘黄。――《墨子》
又用于绿林(绿林山)、绿营(清代汉人地方武装)、鸭绿江等。
绿林:原为山名,位于湖北当阳东北。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过绿林山起义。后以此称聚众抗官或劫富济贫的行为。旧时指上山为匪,抢劫财物的集团。绿林好汉。
绿林起义:公元17年,王匡、王凤在绿林山组织饥民起义,称绿林军,反对王莽政权。公元23年,起义军建立更始政权。同年在昆阳大败王莽军,乘胜西进,攻占长安,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绿(綠)lù
⒈一般草和树叶的颜色。
绿(綠)lǜ
⒈像一般草或树叶的颜色,蓝和黄混合而成的颜色:~叶。~水青山。
2绿(朱自清散文,有删除)
http://s7/mw690/006N8TgIzy7dK5lBCTQa6&690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A38-16窗(chuāng):<</span>名>象形。从穴,囱声。“窗”本作“囱”,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个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来灶突也叫“囱”)。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本义:天窗。泛指房屋、车船上通气透光的洞口。
囱,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说文》
四旁两夹窗。――《考工记·匠人》。注:“窗助户为明。”
天窗绮疎(shū同疏)。――王逸《鲁灵光殿赋》
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论衡·别通》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归有光《项脊轩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乐府《木兰诗》
窗 chuāng窗户。房屋、车、船等通气透光的装置:玻璃~、天~、文艺之~。~户。
【窗口行业】指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因这些行业接触群众面广,社会文明风尚往往通过它们反映出来。
【窗明几净】形容屋子整洁明亮。几:小桌。
窗cōng 1.烟突;灶上烟囱。
2017-01-10泽红于烟台批注中华字经,泽红学堂真诚为你服务!
放入博客时间:2017-08-26;最新修改时间: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