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如何逆转“痰湿体质”?
标签:
体质中医原创 |
撰稿 │龙善糖
我们了解了痰湿体质对健康的危害性,那么痰湿体质的人应该怎样全方位地调整自己呢?
中医讲究整体观,调理体质自然不能手段单一,要全方位调整。首先要摆正心态。改变生活习惯,关键是饮食。肉食与素食的问题,千百年来争论不休。
在饥荒的年代;人人吃谷吃菜,一派面黄肌瘦,不是说熟食与肉食的发明才是人类大脑发育的转折点吗?怎么现在却说大鱼大肉只会带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冠心病?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粮食蔬菜为主的三餐变成了肉食为主,饭菜为辅。营养不良的情况减少了,营养过剩的情况增加了;穷困病减少了,富贵病却增加了。原来有钱人经常得的病,变成了现在老百姓的家常病。
http://pic.rmb.bdstatic.com/a545cd6e1b67a8c07260d18f7d57bb2a.jpeg
在2006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的报告中,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比2000年略有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提高幅度最大,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以城市非体力劳动者居多,三成成年男性超重。其中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占很大原因。
甜、黏食物,消化不了就成了“痰”
我们都想想,平常最爱吃的是什么? 有句话说的好”病从口入”一般痰湿体质的人都喜欢肥甘厚味之品,甜的,黏的;巧克力,蛋糕,年糕…有人说中医里不是讲那些黏的食物是补脾补气的吗?这就要看具体的食物了,例如山药,也是黏的,但是滑润,好消化,不滋腻。但是元宵、月饼、奶油炸糕这类食物,包了一大堆糖、油在里边,又甜又腻,不好消化,就要生痰。
http://pic.rmb.bdstatic.com/e91838756bae8e2287fe9ba66f38b03c.jpeg
关键晚上这一餐,不要多吃。我们生活里常说“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人得不得病,不仅要看是否受到外邪的侵扰,关键还要看人体自身的正气如何,自身的抵抗力好不好。同样是跋山涉水,一只脚的气血不畅,就会容易受到山涧寒气的侵扰,出现疼痛呀、发热而另一只脚气血畅通,正气充足,就不会出现这些症状。
适当出汗是平衡人体阴阳的有效手段
除了要注意饮食,增加运动量也是很必要的,老坐着是不行的。猎豹大家都很熟悉,它可以在几秒钟内加速到100公里/小时,最快可以达到120公里/小时,但是猎豹的这种高速奔跑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因为这么快速度的奔跑会使肌肉产生大量的热,长时间以后将超出心脏的调节能力,导致大脑死亡。以至于它跑了1分钟以后必须停下来,趴在地上,出汗、吐舌头,降低自己的体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刚不可以久,柔不可以守的道理”。
人体也是一样,阴阳平衡,百病不生;阴阳失衡,百病缠身。而出汗就是人体平衡阴阳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现在的人都想一天就减掉多少斤,这是违背生理规律的,因为体重的增长也是经过了一个过程的,让它降下来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短时间的过量运动和节食,减下去的体重不但容易反弹,而且会加大脏腑功能的损伤。
http://pic.rmb.bdstatic.com/14181d99494300fd61299ca938108a5a.jpeg
比如锻炼肌肉,适当的锻炼,使体形健美,同时锻炼了脾气运化功能。但是,一旦过量了,我们会感到特别饿,一天要吃好几顿饭。年轻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出来。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消化功能不那么好了。虽然还是爱饿,也能吃,但是会出现腹胀、大便黏腻不爽、肚子里老有气、肌肉酸痛…身子是壮了,但老感觉没有什么劲儿。原来睡上一觉,这些症状就能缓解。可现在觉也睡不香了睡醒了疲劳的症状也缓解不了,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表明你被“练”伤了
运动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度,我们建议微似有汗出就最好,就是说散步也好,打球也好,身上刚刚出了一层薄薄的汗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调和营卫,有利于体内的阴阳平衡。千万不要大汗淋漓,不仅不能调和人体阴阳,反而失调得更严重了。
肥胖的人多汗、多气虚,如果运动过量,甚至会造成大汗亡阳,手足逆冷、心悸、眩晕、喘息不止,有些类似休克的症状,运动完后也要注意休息。很多人喝水习惯拿起一瓶水“咕咚咕咚”口气见底,最好还是冰镇的。
无论是不是痰湿体质,这种喝法都是不好的,会加重脾的负担。正确的喝水要少饮多次,喝个半饱就好了,给身体一个喘息处理的时间。还有一点,最好是温水,起码要是凉白开,不要冰镇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
最后,如果大家此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编辑
校对
PS:文章为医瞳原创,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诉其法律责任,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