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5个腧穴是怎么来的,说出来你肯定不信!

(2018-04-19 17:55:26)
标签:

经络

腧穴

365

分类: 原创

撰稿 │医瞳君

昨天我们说到如果收集到365个腧穴,就可以召唤神龙啦!呵呵!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bbab4178a250270b44e2fe03205b84e7x500x300x16.webp;,3,jpegx;3,700x.jpg

其实在古籍中记载,人体的腧穴应该有365个,但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寻找,我们现在确定下来的十四正经上的腧穴有362个(昨天我们刚说过这个问题,今年刚刚将印堂正式的加入到经穴序列),那剩下的三个经穴(龙珠)哪去了?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41cc708484d2b37e3812cff80885337bx398x307x12.webp;,3,jpegx;3,700x.jpg

不是我们没有可以凑数的腧穴,而是没有可以让大家信服的,每一个能加入到经穴序列的穴位都是经过至少五十年以上的认可方才能加入,未来可能加入经穴的穴位其实有些已经比较明朗了,无外乎太阳、颈百劳、胆囊、胰俞等,但现在学术争议太大,想集齐这365个腧穴,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神龙还要等一阵喽。。。。。)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7bcfe78c864fc71c741fe115975b64bex580x435x13.webp;,3,jpegx;3,700x.jpg

那古人是怎么提出人体有365个腧穴的呢?这就要谈谈古人朴素哲学观了。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6da4cafd72d8a922c8c35e447c0ab3fax498x318x8.webp;,3,jpegx;3,700x.jpg

古人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并且从自然中获取能量,所以人体必须要和自然界高度协调统一,只有这样,人体的精气才能循环往复,充沛不竭。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5d896474ce3a30cb7ad3364600723ab1x578x416x54.webp;,3,jpegx;3,700x.jpg

我们现在看来可能觉得这些想法有点幼稚,但在那时,这就是绝对的真理,所有人都渴求与自然高度的统一协调,这时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横空出世了。

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体不仅要符合大致的一年四季,还要和天地相协调,古人观察到,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天上有三百六十五个星宿,地上有三百六十五条河流(传说尚书中记载了华夏所有河流的名称,这些有名称的河流一共是三百六十五条),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a7c63ca660e9bfbe6f77ed74a878c9a5x410x329x24.webp;,3,jpegx;3,700x.jpg

在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中,提出了人体为了沟通自然,也应该有三百六十五个腧穴。

很简单的想法吧,但在那时这种想法可是走在潮流尖端的,学习古籍千万不要用我们现在的观念去理解以前的事物,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的,我们并不知道前人承载了多大的负重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那个时代虽然提出了三百六十五个腧穴的想法来和自然想联通,但那时更多的强调的是“脉”的概念,所以对于真正寻找全部的腧穴,前人并不是想我们现代人这么用心。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963ae452daf0a689ce8317bb52d85f36x813x542x26.webp;,3,jpegx;3,700x.jpg

例如《灵枢经》中对经络的循行介绍非常详细,但对具体腧穴的记载,相对来说,那就有点粗犷了,甚至提出了离穴不离经的理论来模糊有些可能存在的腧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一灸脉图》也同样是强调经脉的循行,对于腧穴也是没有什么太多的介绍。

现代寻找腧穴的热情和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这个我们改天在做叙述。拜拜!

我们正式迎来第362个腧穴,凑齐365个腧穴就能召唤神龙了吗?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8/05c86925339bdff435dc74935f379ef4x250x330x3.webp;,3,jpegx;3,700x.jpg

编辑 │李佑微

校对 │鱼果医医

PS:文章为医瞳原创,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诉其法律责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