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品评金庸 |
一个人要成才,离不开勤奋。但是,光有勤奋,显然还是不行的。在求学通往成才的道路上,名师指引甚至比勤奋更重要!
拿《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来说。打小就呆头呆脑的郭靖,六岁被江南七怪找到,收为徒弟后,此后十年间,六位师傅一个一个轮流教他武艺。郭靖不可谓不勤奋,可是学艺进展始终收效甚微,以至于他的师傅们笃定他资质太差,不是练武的胚子,甚至对十八年后的比武之约早早甘愿认输。
后来,全真教马钰道长暗中前来相助,郭靖以为真如师父所言:自己太笨,师父们再怎么用心教也教不会,自己再怎么用心学也学不会!可是马道长却说这是——“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于是,马钰开始暗地里传给郭靖一些呼吸、坐下、行路、睡觉等打坐练气的法子,郭靖经过两年的不懈练习,不知不觉便有了内功根基。如此练起六位师傅传他的武功来,便像豁然开窍,一下子得心应手,武功大进。
再后来,郭靖又偶遇洪七公。洪七公传授了他丐帮绝技降龙十八掌中的十五掌,只一个月有余,郭靖的武功便突飞猛进。没过多久,在宝应县,为了对付欧阳克,七公正式收郭靖为徒,将余下的三掌传给了郭靖。学全了这套武功的郭靖,立马和欧阳克打了个平手。
又后来,郭靖在桃花岛山洞里又碰上周伯通。周伯通和他结拜为兄弟后,将他在此苦修十五年练就的武艺一股脑地教给了郭靖,又将武林至宝《九阴真经》上下卷经文,让郭靖背得滚瓜烂熟。
不到半年间,先后得到洪七公和周伯通两位武林高手真传,又学会真经的郭靖,武功精进、今非昔比。二次华山论剑,郭靖和黄药师、洪七公两位前辈先后比试三百回合,未分胜负,一举与前辈齐名,后来被贯以“北侠”称号,成为武林一代宗师。
看看,郭靖尽管蠢笨,但真的就如江南七怪所言,不是学武的料吗?马钰传了郭靖两年内功,洪七公前后教了他一个多月,周伯能也只教了他数日,郭靖的武功却突飞猛进,直达登峰造极之境界。而江南七怪先前耗费长达十年时间教授他功夫,郭靖却只学到了皮毛,鲜有长进,其实只怪他们自己本身武艺平平,又不懂得教授之法。
这充分说明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名师出高徒!
回望中外历史和现实,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孙膑和庞涓拜师鬼谷子,达·芬奇拜师韦罗基奥,贝多芬拜师莫扎特,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贾平凹拜师孙犁,钱文忠拜师季羡林……而据有关调查显示,在1972年以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医学奖金的92名美籍科学家中,有48人曾是前辈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博士后研究生或助手。
名师不一定出高徒,可是有了名师,就比较容易出高徒——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所以,你再看如今的文娱圈,不知有多少人挤破头皮都想让名师将其收为门徒。小沈阳之于赵本山、岳云鹏之于郭德纲,都是先拜师后成名的范例。
而学子们呢,也不例外。那些名校——名牌小学、名牌中学,为什么家长们蜂拥而上不惜代价的想把孩子送进去呢,因为人家有名师,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质资源,有独特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式,进入到这样的名校,你的孩子更容易考上名牌大学!而一旦考入名牌大学,你的孩子将来有更大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成就一生的事业!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缺乏成功的基因,而是我们遇不到通向成功的领路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遇到一个好恩师,遇到一所好学校,遇到一名好向导,让你教而明其法、学而得其道,再加上你的勤奋努力,你就有很大可能谱写不一样的人生。